地名:尚田街道 | 隸屬:奉化區 |
區劃代碼:330213007 | 代碼前6位:330213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轄區面積:約156.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3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尚田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據傳村前有和尚畈,附近有和尚堰,村以田畈為名,雅化為尚田畈。嘉靖《奉化縣圖志碶堰志》:“和尚堰,縣東南十五里,元知州馬稱德重修。”宋代時已成村,向稱尚…[詳細] |
冷西村 | ~201 | 村莊 | 別名冷水坑,村南北兩面是山,有溪坑自東向西匯入方門江,民國時改名冷西,村民宋姓居多,系唐相宋之后。宋姓占50%,程、劉各占20%,其他占10%。…[詳細] |
鵲岙村 | ~203 | 村莊 | 宋元間自黃巖遷來,黃巖人王氏曾來侯家為牧童,后因侯氏家族逐漸消亡,王牧童娶妻育子,最后成為王家大族,傳說山岙中多鵲,故名鵲岙,后以地勢高低,分上、下鵲…[詳細] |
鳴雁村 | ~204 | 村莊 | 鳴雁村地處奉化市南端,甬臨線、同三高速與甬臺溫鐵路在村旁經過,交通便利。全村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6畝,山林2500畝,總人口 978人…[詳細] |
方門村 | ~205 | 村莊 | 方門村位于尚田鎮南部,是尚田第一大村,全村共588戶,1838人口,有黨員80名,是尚田鎮重要的草莓生產基地。近年來,尚田鎮把改善村容村貌作為新農村建…[詳細] |
大岙村 | ~206 | 村莊 | 村處雨施山西面山岙中,岙較大,稱雙溪大岙,后稱大岙,村民姓周,明嘉靖時(1522-1566)自大橋遷入,周姓占70%,馬姓占20%。…[詳細] |
杜家村 | ~208 | 村莊 | 杜家村地處方門江、東江交匯處,全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常住戶240戶,人口610人,耕地面積602畝,林地面積1170畝。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詳細] |
后譚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尚田鎮后譚村位于尚田鎮西南部,北鄰長山腳,南界下王村,西交尚一、尚二村,東接西塢街道上宅弄村。全村有2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6戶,人口8…[詳細] |
尚一村 | ~213 | 主城區 | 據傳村前有和尚畈,附近有和尚堰,村以田畈為名,雅化為尚田畈,尚田意指這個畈地好,故有“畈數尚田畈美名”,后定名為尚一村,主要姓為任、胡、袁、董。…[詳細] |
尚二村 | ~214 | 城鄉結合區 | 尚二村位于尚田鎮建成區內,距奉化市區5公里,面積1.6平方公里,有耕地1151畝,林地1190畝,人口1557人。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奉化市環境衛生整治…[詳細] |
尚三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尚三村位于尚田鎮鎮政府所在地,處于尚田鎮的中心位置,轄區內有常住人口800余人。尚三村民風淳樸,近年來在村兩委會的領導下,集體經濟穩步增強,先后投資6…[詳細] |
下畈村 | ~217 | 村莊 | 光緒《奉化縣志.鄉都》作下田畈,后簡稱下畈,以李姓為主,占80%。…[詳細] |
廣渡村 | ~219 | 村莊 | 村在縣溪北,為古時奉化縣城至舊連山鄉必經通道,溪闊無橋,用竹筏過渡,官兵來往眾多,故稱廣渡。…[詳細] |
金地寺村 | ~220 | 村莊 | 奉化市尚田鎮金地寺村位于東江上游。2004年9月,由金地寺、燕窠、梅山腳、竺家、達岙嶺五個小村撤并而成,面積達到3平方公里,人口860人。原本五個小村…[詳細] |
溪汪村 | ~221 | 村莊 | 溪汪村位于東江上游,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村共有人口560人,205戶,共有黨員28名。耕地面積600畝,山林面積1200畝。…[詳細] |
梅嶺下村 | ~222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梅嶺下村位于尚田鎮東南10公里處,依山傍水,全村共有182戶,537人口,耕地505畝,其中退宅還田12畝,山地共1900多畝,其中竹山…[詳細] |
王家嶺村 | ~225 | 村莊 | 據家譜記載,明洪年間(1368-1398)王氏太公由大橋遷來落戶,住嶺腳下,取名王家嶺,王姓占80%。…[詳細] |
龔原村 | ~228 | 村莊 | 遷奉胡氏第四世自蓬島遷住“墻頭”,第九世村民胡千乙與南京淳熙資政殿學士龔茂良聯姻。二度住墻頭的胡認為正是依仗他的聯姻,使這個村得以繁衍后人,故另起名,…[詳細] |
西岙村 | ~229 | 村莊 | 西岙村位于奉化市尚田鎮最西端,離鎮14公里,屬于比較偏遠的小山村,全村由西岙、山登2個自然村組成,共334戶農戶,978人,黨員31名,耕田面積958…[詳細] |
橋棚村 | ~230 | 村莊 | 橋棚村位于尚田鎮的西南邊,與寧海交界處。有橋棚、場上和前岙三個自然村組成。村級轄區面積6.6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5500畝,耕地面積1038畝。全…[詳細] |
樓巖村 | ~231 | 村莊 | 樓巖村位于寧波奉化市尚田鎮,有500多戶,1400多人,是尚田鎮樓巖片最大的一個行政村。但是,由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一直不快。
…[詳細] |
匯溪村 | ~233 | 村莊 | 匯溪村地處尚田鎮西南部,2004年12月與樓家岙、六畈田合并。全村12個村小組,332戶農戶,857人,有黨員32名。耕地面積642畝,山林面積450…[詳細] |
印家坑村 | ~234 | 村莊 | 村處山谷之中,印李幌公自黃巖遷至印家坑,當明之初葉創業迄今歷500余年,印家住在山谷岙坑之中,取名印家坑。…[詳細] |
條宅村 | ~235 | 村莊 | 尚田鎮條宅村位于奉化市西南部,大雷山腳下。走進這個山村,村道兩旁全是花木,村莊坐落在青山之中。全村由張家灘、范家、條宅三個自然村組成,村民434戶,近…[詳細] |
楊家堰村 | ~237 | 村莊 | 楊家堰村位于尚田鎮西南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全村總戶數272戶,825人口,有10個村民小組,28名0員。近年來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村經濟蓬勃發展…[詳細] |
張家坑村 | ~239 | 村莊 | 村處山坑,四周皆為崇山峻嶺,據傳最早定居的是姓張,故以名村,據傳很久之前,出了一名大官張侍郎,他非常孝順,至今在高潮畈還有為他老母造船的遺址,后來由于…[詳細] |
畈頭村 | ~240 | 村莊 | 畈頭村位于奉化市尚田鎮橫山水庫上游,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村共有人口1574人,537戶,共有28個村民小組,耕地總面積143…[詳細] |
許家村 | ~241 | 村莊 | 居民多數姓許,村南有溪,在上游稱上許,下游稱下許,統稱許家。主姓許、蔣、嚴。…[詳細] |
山岙村 | ~242 | 村莊 | 山岙村地處橫山水庫北面,與許家村相鄰,山岙村由山岙、山岙底、山柏坑三個自然村組成,共有305戶,805人。共有耕地230余畝,以種植水稻為主,林地50…[詳細] |
雙溪聯村 | ~243 | 村莊 | 雙溪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尚東村 | ~244 | 村莊 | 尚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董新村 | ~245 | 村莊 | 王董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傳村前有和尚畈,附近有和尚堰,村以田畈為名,雅化為尚田畈。嘉靖《奉化縣圖志碶堰志》:“和尚堰,縣東南十五里,元知州馬稱德重修。”宋代時已成村,向稱尚田,屬石門里,并在此置有專事遞送公文的遞鋪(見袁桷《延家有祐四明志》)居住密集,為縣南部最大的自然村落。
基本介紹:
尚田鎮位于寧波組團式大都市最南端,是“中國草莓第一鎮”、“中國布龍之鄉”、“浙江鰻竹之鄉”,“農村經濟顧問”工作發源地。距奉化市區5公里,奉化主要兩條江東江和縣江穿鎮而過,有規劃建設中大的市區東環線、西環線連接。全鎮面積156.1平方公里,人口4.2萬,4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耕地3.1萬畝,山林17.1萬畝,地形以低山緩坡為主,坐落橫山水庫,田園風光秀麗,鄉風民風淳樸。全鎮有90個基層黨支部,其中企事業單位黨支部47個,黨員2039名,黨建工作突出,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較多,是“寧波市六好鄉鎮黨委”。此外還有“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先進鎮”、“寧波綜治先進鎮”、“寧波東海文化明鎮”等殊榮。全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尚田街道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農業特色型)。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尚田街道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唐貞元年間(785~805)屬松林、棲鳳2鄉,宋至清末屬松林鄉。
1925年為松林區。
1932年設尚田鄉。
1947年改為方門鄉。
1950年分設尚田、方門2鄉。
1956年2鄉合并為方門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前定名為尚田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更名為尚田鄉,1985年尚田鄉改建制鎮,1992年5月撤區擴鎮并鄉,葛岙鄉并入尚田鎮。
2001年6月政區域調整,樓巖鄉并入尚田鎮。
2019年8月26日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