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洋沙村 | 隸屬:場口鎮 |
區劃代碼:330111110256 | 代碼前6位:33011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緊臨富春江,在建新安江電站大壩前,時常遭洪水沖擊后塌方,不少房屋土地被淹,由此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洋沙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
2021年12月,洋沙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20年12月,洋沙村被命名為浙江省2020年度“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2020年3月,浙江省林業局公布2019年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名單,洋沙村上榜。
基本介紹:
洋沙村位于富陽西南部,距富陽市區20公里,南臨320國道和杭千高速,北瀕風景秀麗的富春江。全長83公里的壺源溪與瓜江匯合后向西北注入富春江,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由原洋沙和大塔兩個自然村組成,劃分為三個片區11個村民小組,共村民代表51人。據統計,現有農戶438戶,總人口1350人,大部分為農業人口,耕地面積784畝,設黨支部一個,共有黨員37人,預備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入黨申請人1名。由于是平原型的地質面貌,因此十分適宜百姓生活與居住。
隨著農業項目的引進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村干部積極向上爭取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村綜合服務大樓;三江兩岸精品線路;
歷史沿革:
1950年為場口區王洲鄉大塔村(七村)、洋沙村(八村),1956年為王洲鄉新華高級農業社、洋沙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王洲公社第三管理處,1960年屬場口大公社,1961年為王洲公社大塔大隊、洋沙大隊,1984年3月為王洲鄉大塔村、洋沙村,1992年5月屬場口鎮。
周邊相關:
洋沙村附近有富春桃源、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龍門古鎮、天鐘山、鸛山、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千人坑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富陽蘆筍、安頂云霧茶、龍羊白果、東塢山豆腐皮、峽嶺湖筆、天龍葡萄等特產,有富陽竹紙制作技藝、民間信俗(孝子祭)、中醫正骨療法(張氏骨傷療法)、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場口鎮·洋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