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洞橋村 | 隸屬:洞橋鎮 |
區劃代碼:330111101225 | 代碼前6位:33011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該地區早在太平天國以前就有洞橋之稱,故名洞橋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洞橋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21年12月,洞橋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2019年3月,浙江省林業局公布2018年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名單,洞橋村上榜。
基本介紹:
洞橋因橫跨于葛溪支流里仁溪上,故又名里仁橋,諧稱里人橋。然而,里仁橋,不如洞橋通俗,地方土著都喜歡稱洞橋,故而出名。久而久之,橋亦成了集鎮的標志。據傳,洞橋的建造,與石羊先生及他的后裔有關。
石羊先生徐明德好學,常到萬市購買書籍。一天,大雨過后,他又去萬市買書,走到離石羊村三里路的里仁塢口,被里仁溪的大水擋住去路,正無奈之際,他看到溪旁邊有只抲魚用的腰子桶,于是就叫對面一位也想過溪的人幫忙,用繩子拴住木桶兩端的耳環,溪的兩邊各打下木樁,繩子繞著木樁兩端打結。然后,人坐進木桶,自己拉繩渡過溪去。此法被大家接納,于是,這個木桶代橋的地方就叫作“桶橋”。
劉伯溫深知徐明德是個人才,曾多次
惠明橋位于洞橋鎮洞橋村西首,東西向橫跨在南塘河北岸與仲夏港支流的匯合處。該橋始建于唐,宋治平年間(1064-1067)傾圯,明正統五年(1440)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再修,系石結構雙
洞橋位于寧波市海曙區洞橋鎮洞橋村橋街自然村與下段自然村之間南塘河上,據《鄞縣通志》記載,始建于宋建隆年間,現建筑為清代建筑。該橋東西向橫跨于南塘河上,為單墩雙孔木廊橋。 洞橋平面呈H狀,木質
歷史沿革:
1950年6月為洞安鄉洞橋村和陳林鄉陳園、陳村、假山、上林四個村。
1955年12月洞安、陳林二鄉與文阮鄉石羊村并建洞橋鄉,為陳林高級社。
1956年玉印并入陳林高級社,1958年初玉印、東山二村從陳林析出。
1958年10月為新登大公社洞橋耕作區陳林(陳園、陳村、假山、洞橋)、上林生產隊。
1959年10月洞橋并入萬市,為陳林、上林生產隊。
1961年7月屬萬市公社。
1962年12月萬市公社析分,為洞橋公
周邊相關:
洞橋村附近有富春桃源、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龍門古鎮、天鐘山、鸛山、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千人坑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富陽蘆筍、安頂云霧茶、龍羊白果、東塢山豆腐皮、峽嶺湖筆、天龍葡萄等特產,有富陽竹紙制作技藝、民間信俗(孝子祭)、中醫正骨療法(張氏骨傷療法)、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