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云橋村 | 隸屬:富春街道 |
區劃代碼:330111001238 | 代碼前6位:33011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在元朝前,此地稱豐義埠,建有木橋,取名豐樂埠。到元大德年間,孫學祿中舉人時,為該橋題詞“青云橋”。政村規模調整時,村以橋得名。
基本介紹:
青云橋村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于二00七年十二月行政村規模調整時由大新、鐵塢口、橫山下三村撤并組建為青云橋村。位于富春街道城區西側,與城互連,在新320國道和23省道交匯處,村域面積近十平方公里,由沈家山、長山壟、青云橋、鐵塢口、高畈、橫山下、油樹塢七個村民組組成,全村有農戶955戶,人口3100人,耕地面積1415畝,山林14473畝,2013年工農業總產值2.4億元,人均收入17198元。
先后獲得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充分就業村等榮譽稱號。
青云橋村與秋豐村、執中亭村、宵井村、秋月社區、方家井村、拔山村、三橋村、湖塍村、楊清廟村、春暉社區、鳳浦社區、后周社區、太平橋社區、春南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從元大德年間,孫學祿中舉人為“青云橋”題詞后起,一直沿用該名。
1949年—1957年由原鐵塢口和原橫山下兩村合并稱青云橋村公所;1958年兩村分開各稱大青公社鐵塢口大隊和大青公社橫山下大隊;1972年,三溪公社大老大隊為建造巖石嶺水庫從三溪公社遷移到大青公社長山壟、銅金塢、沈家山、馬嶺、貓頭山自然村居住,遷居到此地后改名為大新大隊。
1984年,各改名為大青鄉大新村、鐵塢口村、橫山下村;1992年,
周邊相關:
青云橋村附近有富春桃源、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龍門古鎮、天鐘山、鸛山、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千人坑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富陽蘆筍、安頂云霧茶、龍羊白果、東塢山豆腐皮、峽嶺湖筆、天龍葡萄等特產,有富陽竹紙制作技藝、民間信俗(孝子祭)、中醫正骨療法(張氏骨傷療法)、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