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郊社區 | 隸屬:海洲街道 |
區劃代碼:330481002013 | 代碼前6位:3304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F |
長途區號:0573 | 郵政編碼:314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處在市區西面郊區。
基本介紹:
西郊社區地處東靠新橋社區,南鄰民和社區,建于洛塘河南,區域面積0.42平方公里,村民小組0個,農戶121戶,總人口456人,現有黨員27名。
全區擁有企業17家,其中(村)區辦公企業一家,個體私營企業16家,全區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
居民聯戶住宅社區總體規劃建造15幢,計192戶,于2002年5月份破土動工興建以來,已有13幢新住宅峻工驗收,112戶居民落實喬遷新居.家家通電話,戶戶通自來水。
本社區先后獲的海寧市文明村、海寧市平安村、海寧市衛生村、嘉興市科普示范社區、海寧市創國衛先進集體、街道年度目標考核二等獎等榮譽。
西郊社區與梨園社區、白漾社區、成園社區、梅園社區、聯塘社區、海洲社區、百合社區、東長社區、金龍村、聯合社區、民和社區、南郊社區、雙鳳社區、新橋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在原伊橋鎮東南,洛塘河南岸。
解放初,均系個體漁戶,以流動捕撈水產為生,無陸地居住點。
1953年組織漁民協會。
1956年建為漁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建硤石公社養魚場。
1961年撤銷漁場。
1963年漁民從事農業。
1968年復建水產大隊,定居于伊橋自然鎮東南隅,洛塘河南岸。
1981年11月命名為伊橋水產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伊橋水產村民委員會。
轄3個村民組。
有水面4660畝。
年產鮮魚3000余擔。
周邊相關:
西郊社區附近有海寧中國皮革城、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海寧鹽官旅游度假區)、錢塘江、錢塘潮、鹽官古鎮、長安鎮畫像石墓等旅游景點,有海昌蜜梨、南湖菱、海寧三把刀、硤石燈彩、鹽官汪菜、海寧缸肉等特產,有海寧皮影戲、海寧三把刀制作技藝、海寧攤簧、嘉興剪紙、硤石燈彩、斜橋榨菜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