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群益村 | 隸屬:鹽官鎮 |
區劃代碼:330481110215 | 代碼前6位:3304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F |
長途區號:0573 | 郵政編碼:31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村原有群益橋。
基本介紹:
鹽官鎮群益村南臨辛江塘,北與斜橋鎮交界,西靠郭店街鎮,東與鹽官鎮包王村相鄰,中部被東西大道貫穿,交通發達。總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56畝),轄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88戶,共有常住人口2686人,黨員90名,暫住人口2678人,出租戶358戶。借助東西大道的優勢,全村工業比較發達,以電子、針織服裝、印刷包裝為主,共有14家私營企業。在農業方面,全村以苗木和水稻生產為主,兼以發展畜牧業,全村有多家養雞大戶,養豬大戶,2008年群益村人均收入達11377元。全村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大部分農民生活水平達到并超過小康指標。
群益村與聯農村、桃園村、聯豐村、萬壽村、郭店村、祝會村、廣福村、豐士村、城北村、包王村、安星村、新星村、紅友村、聯群村相鄰。
文化旅游:
朱家兜遺址位于鹽官鎮群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1982年2月16日,朱家兜遺址被公布為海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地屬郭店鎮。
新中國成立初建為郭店鄉童兒、夏家兩個行政村。
1956年合建為群益高級社,以地有群益橋得名。
1958年改建為群益大隊,隸屬錢塘江公社。
1961年析屬郭店公社。
1984年1月改建為群益村,屬郭店鄉。
1987年屬郭店鎮。
2003年11月隨郭店鎮并入鹽官鎮。
村名自1984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群益村附近有朱家兜遺址、海寧中國皮革城、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海寧鹽官旅游度假區)、錢塘江、錢塘潮、鹽官古鎮等旅游景點,有海昌蜜梨、南湖菱、海寧三把刀、硤石燈彩、鹽官汪菜、海寧缸肉等特產,有海寧皮影戲、海寧三把刀制作技藝、海寧攤簧、嘉興剪紙、硤石燈彩、斜橋榨菜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鹽官鎮·群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