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汪弄社區 | 隸屬:西門街道 |
區劃代碼:330203003001 | 代碼前6位:330203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轄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143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寧波市地名志》載:“弄內聚集汪姓,有汪家墻門,故名汪弄!币蛏鐓^居委會位于汪弄,故名,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汪弄社區于2001年4月成立,是寧波市最大的社區之一。東起板橋,北斗河,賣魚路,南靠中山西路,西交翠柏路,北鄰體育場路,占地面積0.35平方公里,內有住宅樓157幢,墻門425只,居民5425戶,人口1.3萬人,由6個居民區合并組成,分別是望京、合作、潮音、寺后、竹橋、人豐小區。社區建立黨委和黨建共建聯席會,下轄14個黨支部,直轄黨員542人。社區內有海曙區經濟(社區)服務中心、寧波市十五中學、孫文英小學、海曙區綠化養護中心、三江購物商場、天一醫院等近百家企事業單位。社區在黨建、統戰、少數民族、老齡、社會保障、計劃生育協會、社區教育、社區文化等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社區于2003年獲得寧波市文明社
歷史沿革:
1955年后,西門口一帶的望京、潮音、竹橋、寺后、合作等先后成立隸屬西門派出所管理的居委會,1956年,西郊街道辦事處成立,接管上述居委會。
1984年8月西門街道辦事處成立,隸屬西門街道。
2001年4月,根據海曙區政府意見,建立由望京、潮音、竹橋、寺后、合作等5個居委會組成的汪弄社區居委會,辦公地點設于后莫家巷23號,2003年3月遷至后莫家巷48號。
2014年10月-2015年2月社區一站式服務
周邊相關:
汪弄社區附近有天一閣·月湖景區、天一閣博物院、寧波月湖公園、海曙樓(寧波鼓樓)、賀秘監祠、天一廣場等旅游景點,有寧波湯團、古林藺草、寧波刺繡、苔菜拖黃魚、鄞西草席、彩熘全黃魚等特產,有四明南詞、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壽全齋中藥文化、寧波菜烹飪技藝(東福園寧波菜烹飪技藝)、寧波湯團制作技藝、宋氏婦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