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橋村 | 隸屬:通元鎮 |
區劃代碼:330424106212 | 代碼前6位:33042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F |
長途區號:0573 | 郵政編碼:3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境內有一座大張橋,村以橋得名,為張橋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海鹽縣通元鎮張橋村,是海鹽的西南大門和金山角,北靠百步鎮,西阾海寧, 全村區域面積3.5平方公里,張橋人民淳樸善良聰明,現有耕地面積2709畝,有承包組20個,農戶518戶,總人口1969人,個私企業達60多家;農業經濟以種養業為主, 水稻、苗木、養豬、養蠶和養雞是農業經濟的主要產業。工業經濟主要以服裝,燈泡,五金塑料和襪子生產。張橋村,文明和諧村,新農村建設農村信息化達標村,科普示范村。
張橋村與育才村、三友村、良賢村、雪水港村、聯新村、通元村、長山河村、新拱村、豐義村、鎮北村、通北村、禾溪社區、浦漾村、滕涇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張橋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2020年7月,海鹽縣民政局公布張橋村為海鹽縣第三批提升型農村社區。
歷史沿革:
建國初,為張鼎鄉花園村;農業合作化時,與民主等農業社合并,為石泉鄉第二高級社(初辦時為張鼎二社);1958年10月,屬海鹽縣歟城公社倪王管理區(亦稱耕作區);同年11月,屬海寧縣歟城公社倪王管理區;1961年5月,為海寧縣石泉公社張橋大隊;同年10月,為海鹽縣石泉公社張橋大隊;1966年9月,更名為紅衛大隊;1980年恢復原名;1984年1月,為石泉鄉張橋村;1996年1月,為石泉鎮張橋村;200
周邊相關:
張橋村附近有綺園景區、海鹽南北湖、海天一洲、海鹽縣博物館、錢家祠堂、杭州灣跨海大橋等旅游景點,有海鹽大頭菜、海鹽葡萄、南湖菱、宴球、橫港蜜梨、四季南湖菱等特產,有海鹽騷子、吃早燒、豐山脫力藥制作技藝、海鹽腔、海鹽牌子、海鹽滾燈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張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