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更樓街道 | 隸屬:建德市 |
區劃代碼:330182003 | 代碼前6位:33018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轄區面積:約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更樓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更樓社區位于更樓街道中心,是更樓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市中心5公里,7路公交可真達更樓社區。社區東臨金千鐵路和320國道,西邊有壽昌江和汪黃公路,是浙西商…[詳細] |
更化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因社區范圍為原建德市更樓化工廠,故名。1958年衢州鋼鐵廠遷至更樓成立更樓化肥廠,1960年更名為建德縣更樓化工廠。2005年6月設置更化社區。…[詳細] |
鄧家社區 | ~004 | 村莊 | 鄧家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家村 | ~203 | 村莊 | 張家村距離建德市政府所在地6公里以內。位于建德更樓街道南邊,地處320國道邊,交通方便,是一個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的小山村。張家村共有黨員44人,設有6…[詳細] |
駱村村 | ~204 | 村莊 | 建德市更樓街道駱村村地處更樓街道南部,距新安江城區約7公里,由山后、駱村、八畝丘、郭家塢等四個自然村組成,行政村總面積5.778平方公里,東與許樂村交…[詳細] |
后塘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建德市更樓街道后塘村位于更樓街道東南面,村莊所轄的區域內有杭新景高速公路、新320國道、老320公路以及金千鐵路四條交通線。從北到南穿越后塘村的山林、…[詳細] |
湖岑畈村 | ~206 | 村莊 | 建德市更樓街道湖岑畈村位于更樓街道東南面,村莊所在的區域內有杭新景高速公路,新320國道,老320公路以及鐵路四條交通線,從北到南穿越湖岑畈村的山林、…[詳細] |
新市村 | ~208 | 村莊 | 更樓街道新市村位于更樓街道西南部,全村由3個自然村組成,共有農戶376戶,人口1550人,村兩委班子7人,3個黨支部,黨員44名。土地總面積4476畝…[詳細] |
黃岙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黃岙村位于更樓街道西面,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農戶300戶,總人口938人,現有勞動力300人。耕地面積為305畝,林地面積為18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詳細] |
甘溪村 | ~212 | 村莊 | 建德市更樓街道甘溪村是原鄧家鄉政府所在地,更鄧公路貫穿其中,自西向東延伸,交通方便。
甘溪村地處山區,人多地少,全村總戶數338戶,常住人口1…[詳細] |
于合村 | ~229 | 村莊 | 于合村位于建德市更樓街道南端與壽昌接壤,壽昌江、320國道、杭新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杭新景高速公路壽昌出口就位于于合行政村村口,距美麗的新安江僅10公…[詳細] |
巖源村 | ~230 | 村莊 | 更樓街道巖源村村民委員會,村黨委于2007年7月10日經建德市行政村統一調整后掛牌成立,新的巖源村由原五里源、石馬、過浴山三個村合并,村委會和黨委辦公…[詳細] |
洪宅村 | ~231 | 村莊 | 建德市更樓街道洪宅村地處更樓街道的東面,村距320國道5公里,更鄧公路穿村而過,自東向西延伸,交通較為便利,西同更樓街道甘溪村隔相鄰,南靠巖垅山。
…[詳細] |
橋嶺村 | ~232 | 村莊 | 建德市更樓街道橋嶺村地處更樓街道東部,距離建德市新安江城區約20公里,由原橋亭、甘嶺、馬目塢三個村在2007年7月合并組成。行政村總面積8.71平方公…[詳細] |
鄧家村 | ~233 | 村莊 | 鄧家村辦公場所位于更樓街道南側,地處交通不便,該村于2008年5月成立,通過區域調整,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0.14平方公里,在冊居民總戶數為300戶,常…[詳細] |
石嶺村 | ~234 | 村莊 | 石嶺村位于建德市更樓街道東南方,全村由過塘源、石嶺、長嶺和南山四個自然村構成,共有20個村民小組,423戶,1464人,其中移民26人,現有耕地面積1…[詳細] |
許樂村 | ~235 | 村莊 | 許樂村位于更樓街道的東南部,距更樓街道辦4公里,有9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農戶357戶共1266人,區域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7畝、山林…[詳細] |
地名由來:
古時此為建德、壽昌兩縣交界地帶。相傳,因之兵亂盜盛。人們為了防備兵盜,筑一大土堆,堆上建一高樓,樓中設有鐘和鼓,既報警,又報時,人稱更樓。居民集居其下,故稱其地更樓底或更樓下,簡稱更樓。街道名因此而來。
基本介紹:
更樓街道,位于浙省建德市城區中部。街道辦駐地杭巨路,離市政府5千米。面積72平方千米。2001年10月,原鄧家鄉和原新安江鎮城南辦事處合并設立更樓街道辦事處,18日舉行掛牌儀式。轄28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更樓社區、更化社區),1個居委會(鄧家居委會)。總人口14143人。
更樓街道,東與大洋鎮毗連,南與壽昌、大慈巖鎮及蘭溪市交界,西北與新安江街道辦、下涯鎮為鄰。街道辦駐地設更樓杭巨路,離建德市政府5公里,是市政府的南大門。有耕地面積11908畝,山地面積8000余畝。2006年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02475萬元,出0貨值17150萬元。財政總收入3167.8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更樓街道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商貿特色型)。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更樓街道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甘溪方氏民居位于更樓街道甘溪村村中心,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1846),建筑坐西北朝東南,占地362.3平方米。由主體建筑(三進院落)和附屋建筑(三合院)組成的院落群,建筑為傳統磚木混合結構
羅旺山鄧氏墓位于更樓街道鄧家村羅旺山南,年代為明成化已丑年(1469),類別為古墓葬。羅旺山鄧氏伏虎形祖墓坐落于鄧家村西北角,坐東南向西北(巽山乾向)…或出財主或出官。榮華昌盛,乾莊宰相之兒
后山方氏墓位于杭州市建德市甘溪村后山。據墓碑記載,該墓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建,為墓主方氏及其妻妾吳氏、項氏、葉氏、陳氏、鮑氏的六人夫妻合葬墓。墓向朝北,占地84平方米,墓整體平面呈橢
石嶺葉氏宗祠位于更樓街道石嶺村村中心,年代為清早期,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石嶺葉氏宗祠被公布為建德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德方家祠堂位于更樓街道甘溪村。2001、12、31,建德方家祠堂被公布為建德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更樓街道現域,按南宋淳熙《嚴州圖經》記載,其時(1174—1189)為壽昌縣仁豐鄉、建德縣建德鄉的屬地;宋末推行都圖制后,為壽昌縣一都、十二都和建德縣十二都的屬地;清雍正六年(1728)為壽昌縣仁豐鄉石嶺、過塘、燕山、湖岑、厚堂、駱村、新市、淤堨、新街等莊和建德縣建德鄉西小洋莊屬地。
1912年,為壽昌縣仁豐區、建德兩個縣親睦區屬地。
1932年,設更樓鎮。
1935年完成鄉鎮整頓后,為壽昌縣更樓鎮(1
產品產地:杭州建德產品特性:開花結果早、上市早、果實大、外觀美、甜度高、污染少、果實鮮紅、明麗悅目、柔嫩多汁、酸甜適口、濃郁芬芳。產品類別:“豐香”、“章姬”、“莓寶”、“櫪乙姬”等產品季節: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