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平是浙江省最年輕的區,2021年4月9日杭州市進行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將原余杭區以運河為界,分設臨平區和新的余杭區。運河以東部分為臨平區,轄7個街道、1個鎮,共有社區127個、村57個,區域面積28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8.34萬人,實際服務管理人口約157.61萬人。
臨平是杭城接滬的要地。區位條件優越,地處長江三角洲圓心地,是杭州東北的門戶,處于G60科創大走廊和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交匯點,是杭州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第一橋頭堡。臨平交通路網便捷,滬杭高鐵、杭海城際線、城市軌道交通在這里匯合,臨平始發至上海虹橋站的高鐵全程僅需1小時2分鐘,在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還規劃了滬乍杭線路的高鐵站(暫定名為臨平北站),“三路一環”快速路網互聯互通、暢達四方。擁有大運河、運河二通道(在建)等獨一無二的航運資源,可實現江海河聯運。
臨平是智能制造的高地。擁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臨平新城兩大平臺,打造了省級生物醫藥高新園區、工業互聯網小鎮、機器人產業園等一批創新孵化和產業園區,集聚了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浙大基礎醫學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培育了老板電器、春風動力、貝達藥業等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8家,其中億元以上199家、10億元以上20家,上市企業17家,3家企業列入全省首批認定的“未來工廠”名單,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經過多年培育,形成了以高端裝備智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主導的特色優勢產業。
臨平是數字時尚的勝地。紡織服裝是臨平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依托“設計+”“數字+”“科技+”,逐步向時尚產業轉型。區內的省級特色小鎮藝尚小鎮已招引和集聚國內外頂尖服裝設計師30名、時尚類企業800余家,是全國首批紡織服裝創意試點園區以及中國服裝杭州峰會、亞洲時尚聯合中國大會永久會址。招引了浙江理工大學時尚學院、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等一批時尚創新載體,落戶了瑞麗輕奢街區、百聯奧特萊斯等一批高端消費街區,現代時尚氣質日益凸顯。
臨平是底蘊深厚的寶地。臨平之名在東漢時已見諸史冊,晉時形成集市,隋唐以來是上塘河水路東出杭州的必經之地和第一大埠,北宋端拱元年建鎮,南宋時期為京畿之地。臨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5000年多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運河文化”和1000多年的“超山梅文化”,留下了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等名家的蹤跡。
臨平是生態宜居的福地。地處杭嘉湖平原,大運河、上塘河沿境流淌,臨平區一望平疇、塘漾棋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魚米之鄉,是文學大師豐子愷筆下的“江南佳麗地”。境內擁有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超山、古鎮塘棲等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近年來,大力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全域基礎環境整治、“靚城行動”等專項行動,建成了大劇院、體育中心、體育公園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全區生態不斷優化、環境更加宜居、生活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