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筧橋社區 | 隸屬:筧橋街道 |
區劃代碼:330104103001 | 代碼前6位:33010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筧橋,宋稱繭橋,以當地盛產絲繭得名。《咸淳臨安志》載:“繭橋,在艮山門外走馬塘。”后訛為“筧橋”。民國《杭州府志》卷七:“繭橋在走馬塘,繭亦作筧,有筧橋鎮。”。
基本介紹:
筧橋社區南至白石社區,北至云家井火車站,東至機場路,西至筧橋路以西,與橫塘社區、筧新社區接壤,面積1.7平方公里。社區設立黨總支、“居民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站、社區警務室等服務機構。成立了社區黨員志愿隊、社區老年文體團隊、寸之韻集郵社等群眾性組織,經常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居民的整體素質和社區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明顯提高。
為進一步美化社區環境、便利居民生活,政府投入近千萬元對社區道路進行了改造,并建了2個社區健身場地,方便社區居民進行鍛煉,同時設置了老年活動室、電子閱覽室、社區科普服務站、圖書閱覽室、公共服務站等配套服務設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社區建設理念。
筧橋社區與農科院社區、機場社區、范家社區、花園社區、草莊社區、白石社區、枸桔弄社區、水墩社區、筧新社區、俞章社區、橫塘社區、同心社區、黎明社區、黃家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筧橋社區的前身是筧橋居民區。
1950年建云家井、慶豐亭、相婆弄、橋北4居民區;合并為南橋、北橋2居民區;1961年合并為筧橋居民區。
2001年建社區。
周邊相關:
筧橋社區附近有清河坊歷史文化景區、皋亭山旅游區、小營·江南紅巷景區、錢學森故居、胡慶余堂博物館、南宋皇城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杭州絲綢、拆凍鯽魚、杭州醬鴨、杭州貓耳朵、糟燴鞭筍、油燜春筍等特產,有杭幫菜烹飪技藝、杭羅織造技藝、杭州金銀飾藝、方回春堂、張同泰、孔鳳春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