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保村 | 隸屬:三甲街道(椒江農場) |
區劃代碼:331002005227 | 代碼前6位:3310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J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在國民黨期間十五保;因村民逐年下海捕魚,勞動場所改變,愿保平安,故改名海保。
基本介紹:
海保村位于三甲街道東南面,耕地面積410畝,共有6個村民小組,289戶,2005年年底在冊人口779人,村經濟總收入850萬元,其中,家庭工業總產值630萬元,農民人均凈收入5280元。現有家庭企業8家,主要有服裝、紙箱、橡膠、衛生潔具等產品。
支部為核心的村級配套組織統一協調,全體村兩委成員團結協作,辦事公道,干事干凈;村級管理科學規范制度完善,精神文明建設協調共進,村級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現已完成:1. 建立了黨員活動室、黨員電化教室、圖書閱覽室等;2. 建立村級文化俱樂部、老人活動室等;3. 已全面完成啟動村道硬化工程,道路總長1000余米。
海保村與四甲村、三塘村、一心村、利益村、東海村、明亮村、三豐村、金家村、沿海村、老海城村、海豐村、街下村、堅決村、裕廣堂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雙洪區三海鄉。
1951年土改時為三甲區三甲鄉海保村。
1956年合作化時與四甲、三塘、東海三個村組合成立建明高級社。
1961年四個村分開各自建隊,三甲區三甲人民公社海保大隊始成。
1983年體制改革時為黃巖縣三甲區三甲鎮海保村。
1984年劃歸椒江。
1992年撤擴并后為椒江市三甲鎮海保村。
1994年撤地建市后為椒江區三甲鎮海保村。
2001年為椒江區三甲街道海保村。
周邊相關:
海保村附近有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臺州市天臺山景區、神仙居、九峰公園、瓊臺仙谷等旅游景點,有黃巖蜜桔、臺州三門青蟹、楚門文旦、仙居雞、仙居楊梅等特產,有黃沙獅子、濟公傳說、黃巖翻簧竹雕、新前武術、臺州亂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