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陽坑口村 | 隸屬:大溪邊鄉 |
區劃代碼:330824218201 | 代碼前6位:33082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H |
長途區號:0570 | 郵政編碼:32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莊座落在陽坑的口子上,故名陽坑口。
基本介紹:
陽坑口村因溪名,原名陽溪。因地處山南,地勢開陽,遂名其地曰陽坑。位于大溪邊鄉西北部,距鄉政府駐地墩南村4公里。村依山沿溪分布,地屬山區,陽坑水自東向西環注,入巨溪。全村現有6個村民小組,轄307戶,共945人。2012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7033元。
全村行政區劃3.4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6畝,林地面積4144畝,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1342畝,全村綠化覆蓋率75%。錢江源頭馬金溪的主要支流村頭溪穿過境內,村域地表水水質常年達到Ⅰ類水質標準。村莊依山傍水,綠樹成茵,鳥語花香,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空氣質量優良,負氧離子豐富,是錢江源頭最佳的人居處所。東鄰淳安縣千島湖國家風景旅游區,
文化旅游:
崇文書院遺址位于大溪邊鄉陽坑口村后山·南宋—清·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光緒《開化縣志》載:“西巖,縣北六十里,高十余仞,廣倍之;洞頂有清泉一線,濺滴不絕。左側有小口,光自內出,屈身可進數
歷史沿革:
宋屬金水鄉宣風里,元屬六都七圖,明仍之,清屬金水鄉宣風里六都八圖,1934年屬集義鄉。
1950年稱大溪邊鄉第2村;1955年組織陽坑口初級社;1956年與陽坑初級社合并,稱勝利鄉陽坑高級社;1958年析置,稱村頭公社溪口生產隊;1961年稱大溪邊公社溪口大隊,1981年因重名更陽坑口大隊;1983年稱大溪邊鄉陽坑口村委會。
周邊相關:
陽坑口村附近有崇文書院遺址、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七彩長虹旅游景區、古田山保護區、未來音全息科技館、秀麗潭頭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開化龍頂茶、開化杜仲茶、開化清水魚、開化香菇、藏制豆腐、開化板栗等特產,有東吳戰馬、馬金姚家源扛燈、蘇莊香火草龍、東吳戰馬、祭孔大典(南孔祭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