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山后村 | 隸屬:仙渡鄉 |
區劃代碼:331102201203 | 代碼前6位:3311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莊坐落在山澗北側,張氏世居,故名張山后。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張山后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
基本介紹:
張山后村位于仙渡鄉南部,據市區29公里,東臨330復線,西臨金麗溫高速公路,村康莊公路連接雙滴公路。解放初建為張山后行政村,屬蘆南鄉。一九五六年劃歸仙渡鄉,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屬仙渡管理區,一九六一年成立仙渡公社時建張山后大隊;一九八四年三月成立張山后村委會。
全村共408戶1094人,分為15個村民小組,下轄張山后、山頭港、太山吳里、麻車源等5個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積為875畝,林木面積7456畝,水果面積570畝,茶葉面積120畝,2012年人均純收入6751元,以種植水果、食用菌、茶葉為主。近些年來,張山后村在村雙委的帶領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實施了“十百整治工程”、“一事一議項目”(
歷史沿革:
清屬懿德鄉二十三都,建國前屬北懿區。
解放初建為張山后行政村,屬蘆南鄉;1956年劃歸仙渡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仙渡管理區,1961年成立仙渡公社時建張山后大隊;1984年3月成立仙渡鄉張山后村委會。
周邊相關:
張山后村附近有東西巖、應星樓、麗水市博物館、中共麗水縣委舊址、麗水靈山寺、通濟堰等旅游景點,有麗水枇杷、麗水白蓮、麗水椪柑、黃油雞卷、鮮蒸鮰魚、九坑桃等特產,有麗水鼓詞、畬族民歌、上宕功夫、問凳、木玩具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