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聚秀村 | 隸屬:河橋鎮 |
區劃代碼:330112109211 | 代碼前6位:33011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聚秀,又名朱秀。據傳當地曾出過十八個秀才,并建有聚秀亭。村委會以此為名。
基本介紹:
聚秀村位于河橋鎮東面,毗鄰昌化鎮,全村地域面積8.11平方公里,包括耕地560畝,山林9468畝,有12個村民小組共837人。河橋鎮聚秀工業集聚區位于村域范圍內。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7807元,主要收入來源于竹筍、蠶桑等經濟作物種植和村民外出務工。
村兩委班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合力構建新農村,近年來共計投資280余萬元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亮化工程,村民飲用水改造工程,全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同時,積極配合河橋鎮順利完成了河橋聚秀工業集聚區的建設工作,以為聚秀村民方便就業提供了平臺。
聚秀村相繼獲得杭州市級衛生村、臨安市新農村重點整治村等榮譽,全村呈現一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聚秀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
2020年12月,聚秀村入選2020年浙江省衛生村名單。
歷史沿革: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昌化縣吳安鄉,元、明、清均屬吳安鄉四都,清雍正七年(1729)朱秀莊屬吳安鄉四都。
民國初屬昌南鄉,民國17年(1928)屬昌南區,民國21年(1932)屬聚秀鄉,民國24年(1935)屬河橋鎮,民國34年(1945)朱秀村屬河橋鎮至解放。
1950年為河橋鄉朱秀村,1958年為河橋公社河橋管理區聚秀生產隊,1960年9月屬臨安縣昌南公社,1961年為河橋公社聚秀生產
周邊相關:
聚秀村附近有天目山、柳溪江、浙西大峽谷、臨安大明山、太湖源、神龍川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目筍干、臨安山核桃、天目青頂、於術、天目雷筍、天目山鐵皮石斛等特產,有石雕(雞血石雕)、九姓漁民水上婚禮、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