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玲瓏街道 | 隸屬:臨安區 |
區劃代碼:330112002 | 代碼前6位:33011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人口數量:約4.78萬人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玲瓏山社區 | ~001 | 城鄉結合區 | 玲瓏山社區隸屬臨安市玲瓏街道管轄,2016年1月5日正式掛牌,2月15日社區工作人員正式上崗,是玲瓏街道唯一的一個社區。
社區轄區范圍,東起沙地…[詳細] |
東山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東山行政村隸屬臨安市玲瓏街道街道辦事處,地處臨安市玲瓏工業園內。全村人口2667人,140名黨員,黨支部成員5人,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11105元,…[詳細] |
文錦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文錦社區:2023年5月成立,位于康澤錦南城市新區風貌區核心,是臨安體育文化會展中心所在地。轄區范圍東至飛翠路、卦畈社區,南至楊岱村、上泉村,西至玲瓏…[詳細] |
玲溪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玲溪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嶗山村 | ~209 | 村莊 | 嶗山村地處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區,距臨安市區二十五公里,坐落在青山綠樹的懷抱之中,一條盤山公路蜿蜒而上,公路兩旁有綠綠的毛竹和碧綠的水庫十分養眼;空氣清新…[詳細] |
夏禹橋村 | ~235 | 主城區 | 夏禹橋村由夏禹橋、合慶村合并而成。村委會駐地夏禹橋自然村。北緯30°11′,東經119°38′。海拔60米。東鄰宏渡村,南接高源村,西連前山村,北靠雅…[詳細] |
前山村 | ~236 | 城鄉結合區 | 前山村地處臨安市玲瓏街道前山村,前山村由原前張自然村和大山腳自然村組成,東至合慶,南至廟山,西靠雙源村,北至雙溪口,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380余戶…[詳細] |
錦球村 | ~237 | 城鄉結合區 | 錦球村由原錦西村和銀球塢村于2007年村規模調整時合并而成。全村有18個村民小組,510戶,1510人,村民房屋沿村公路呈帶狀分布。2014年農民人均…[詳細] |
高源村 | ~238 | 城鄉結合區 | 高源村由原高源、高山兩村合并而成,位于玲瓏街道辦事處政府駐地以南,東臨姚家村、殷家村,北靠夏禹橋村、銀球塢村,南與富陽市洞橋鎮相連。高源村駐地海拔高程…[詳細] |
宏渡村 | ~239 | 城鄉結合區 | 宏渡村由原上引塢村和烏渡村于2007年村規模調整時合并而成。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336戶,896人(其中黨員66名)。2012年集體經濟收入141萬元…[詳細] |
化龍村 | ~240 | 村莊 | 化龍村由原章東、化龍合并而成,距臨安市區9公里,村區域面積3.5平方公里。有化龍、牛石塢、太湖畈、石寶塢、就嶺腳、橫路頭、查力塢、章家頭、東青塢9個自…[詳細] |
雙源村 | ~241 | 村莊 | 雙源村由原來的上源村和下源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9各村民小組,340戶,945人。2014年農民人均收入21989元。全村總面積5.7平方公里…[詳細] |
橋嶺村 | ~242 | 村莊 | 橋嶺村地處玲瓏街道最西端,與富陽市萬市鎮交界,村莊分橋里、甘塢嶺兩個自然村,村民居住比較散落。全村總人口為1083人,勞動力713人,農戶有370戶,…[詳細] |
上泉村 | ~245 | 村莊 | 玲瓏街道上泉村位于玲殷公路中段臨安市南側,毗鄰玲瓏工業園區。我村東鄰錦南街道,南鄰錦繡村,西鄰祥里村,北鄰東山村。地質地貌為低丘緩坡。 我村水電通信齊…[詳細] |
祥里村 | ~246 | 村莊 | 祥里村位于玲瓏街道南部,由村規模調整前的祥里、板塢兩個自然村組成。東鄰上泉村,南至錦繡村,西接高源村,北靠宏渡村。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378戶人家,…[詳細] |
錦繡村 | ~247 | 城鄉結合區 | 臨安市玲瓏街道錦繡村位于玲瓏街道南麓,距市區6公里,區域面積10平方公里。2006年全市進行村規模調整后,新錦繡村由原錦秀、姚家、殷家三村合并,全村共…[詳細] |
米積村 | ~248 | 村莊 | 玲瓏街道米積村位于玲瓏街道西北側,是一個生態良好、工業企業較為發達的一個小村莊全村總面積4.34平方公里,耕地338畝,山林面積4998畝。村由原化嶺…[詳細] |
雅園村 | ~249 | 城鄉結合區 | 玲瓏街道雅園村有3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組成。坐落于東至玲瓏村,東山村,西至雙源村,南至夏禹橋村,宏渡村,前山村。北至玲瓏村,錦城街道?偯娣e6.6…[詳細] |
地名由來:
境北有著名景區玲瓏山,清宣統《臨安縣志》“山川”載:“兩峰屹峙,盤空而上,故稱玲瓏”。街道以山得名。
基本介紹:
玲瓏街道位于杭州市郊,臨安城西,苕溪以南,距杭州60公里。杭昱一級公路、胥高公路穿境而過。東臨上甘鄉,北與錦城鎮、青云鎮接壤,西連藻溪鎮,南與富陽市相鄰。
玲瓏鎮因玲瓏山而得名。據清宣統《臨安縣志》載:“兩峰屹峙,盤空而上,故曰玲瓏!蹦纤螘r為鳳亭、慶仙鄉轄地。民國時期為慶鳳鄉。民國24年(1935)后分為東山、鳳亭、新化鄉,民國27年(1938)又為鳳亭、新化鄉,民國34年(1945)改為玲瓏、化龍鄉。建國后,分為金源、禹前、高東、秀家鄉,1956年并
為禹前、玲瓏鄉,1958年合并建立玲瓏山公社,后為玲瓏山鄉,1988年改玲瓏山鄉為夏禹橋鎮,1993年復稱玲瓏鎮。
-
改革開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玲瓏街道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工業特色型)。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玲瓏街道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文化旅游:
玲瓏山摩崖石刻位于杭州市臨安區玲瓏街道,年代為宋至民國。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玲瓏山摩崖石刻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屬臨安縣鳳亭、慶仙、興化、孝感鄉。
明代仍之。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實行里(圖)制,屬慶仙一圖、奉(鳳)亭一、二圖和福興二圖、慶仙二圖的一部分。
至宣統二年(1910)圖名依舊。
民國初期稱慶鳳鄉。
1928年實行村里制,以區管村,屬慶鳳區。
1935年為東山、鳳亭、新化鄉。
1938年為鳳亭、東山、新化鄉1945年稱玲瓏、新化鄉至解放。
1950年7月劃鄉建政,建金源、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