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英公村 | 隸屬:於潛鎮 |
區劃代碼:330112104259 | 代碼前6位:33011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駐地英公潭,以駐地得名,1979年因建英公水庫,遷駐麻車塘,名稱不變。
基本介紹:
英公村位于於潛鎮的最北端于2007年由原南塢和英公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毗鄰千洪、橫路、太陽和英公水庫,16省道(桐千線)穿境而過。全村共有住戶282戶人家,人口888人;區域面積14.58平方公里,主要以林地為主,有山林面積19272畝,水田183畝,旱地14畝,竹筍1000畝。
全村有正式黨員34人,預備黨員2人,60歲以上老人148人。
我村07年以來,大力投入基礎建設,現主要道路已經本完成硬化。09年,投入60余萬元,完成村的最后一段道路硬化建設,大大方便了南塢自然村村民的出行。同時,在實踐學習科學發展觀之際,我村以建設新農村的為發展目標,大力投入村的基礎性建設,完成路燈的安裝。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英公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21年11月,浙江省民政廳確認英公村為第四批浙江省省級引領型農村社區。
歷史沿革: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於潛縣惟新鄉,清嘉慶十七年(1812)英公莊屬惟新后鄉。
民國21年(1932)英麻村屬英湖鄉,民國36年(1947)屬潛陽鎮至解放。
1950年為平山鄉麻車塘、南塢村,1958年為昌化縣潛陽公社凌口管理區南塢、麻車生產隊,1960年9月屬臨安縣,1961年為凌口公社南塢、英公生產大隊,1984年為凌口鄉南塢、英公村,1992年屬於潛鎮。
2007年村規模調整,兩村合并
周邊相關:
英公村附近有天目山、柳溪江、浙西大峽谷、臨安大明山、太湖源、神龍川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目筍干、臨安山核桃、天目青頂、於術、天目雷筍、天目山鐵皮石斛等特產,有石雕(雞血石雕)、九姓漁民水上婚禮、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