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芝鎮 | 隸屬:臨海市 |
區劃代碼:331082104 | 代碼前6位:33108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J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轄區面積:約9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小芝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小芝村是鎮區所在地,下轄三個自然村,19個生產隊,2180人,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小芝鼓亭,小芝木雕,小芝草帽聲名遠揚。
…[詳細] |
橫峙村 | ~202 | 村莊 | 橫峙村位于省級生態鎮,省-新興花卉鄉鎮——臨海市小芝鎮南部,全村共有1727人,其中男性880人,女性790人,總戶數510戶。水田600畝,耕地22…[詳細] |
羅上宅村 | ~203 | 村莊 | 羅上宅村位于省級生態鎮,省-新興花卉鄉鎮——臨海市小芝鎮南部,全村共有1668人,其中男性877人,女性791人,總戶數486戶。水田575畝,耕地2…[詳細] |
三保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三保村位于省級生態鎮,省-新興花卉鄉鎮——臨海市小芝鎮中部,75省道復線貫穿全村,全村共有468戶,1700余人,耕地面積887畝,山林面積4000多…[詳細] |
伴山村 | ~205 | 村莊 | 伴山村下設5個自然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黨支部共有黨員40名,其中正式黨員40名,支部設支委5名,其中書記1名、副書記2名,支委2名。近年來,黨支部…[詳細] |
龍岙村 | ~206 | 村莊 |
龍岙村位于省級生態鎮,省-新興花卉鄉鎮——臨海市小芝鎮中部,75省道在村邊穿過,交通便捷。全村共有610戶,共20個村民小組,1850人,耕地面積…[詳細] |
大來岙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大來岙行政村位于臨海市小芝鎮中部,毗鄰小芝鎮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所轄有大來岙、沙崗、后洋坦、白甲山四個自然村。全村399戶,共1202人。大來…[詳細] |
岙坑村 | ~216 | 村莊 | 岙坑村位于小芝鎮區西北約2公里處,東近大路線,西靠西線公路,交通便捷,道路暢通。全村共有289戶,總人口901人,黨員人數39人,其中兩委會成員9人,…[詳細] |
烏石頭村 | ~217 | 村莊 | 烏石頭村位于小芝鎮區西北約1公里處,東近大路線,西靠西線公路,交通便捷,道路暢通。全村共有454戶,總人口1543人,其中黨員人數39人,兩委會成員共…[詳細] |
車口村 | ~219 | 村莊 | 車口村位于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小芝鎮西北部,75省道貫穿全村,在牛頭山水庫上游第一村,比與東塍鎮毗鄰。全村共699戶,2096人,人均純收入5850元…[詳細] |
杏中村 | ~220 | 村莊 | 因有杏樹下和中溪兩村兩個自然村,各取首字得名。…[詳細] |
下里村 | ~222 | 村莊 | 《林氏宗譜》記載,始遷祖從福建到此,見風光秀美,夏景更佳,遂定居于此,村名為夏里,后諧音得名。…[詳細] |
烏巖村 | ~223 | 村莊 | 烏巖村位于省級生態鎮,省-新興花卉鄉鎮——臨海市小芝鎮北部,全村共有2480人,總戶數809戶,是小芝第一大村。由于地理位置優越,烏巖村集市的繁華程度…[詳細] |
南豐村 | ~224 | 村莊 | 南豐村位于省級生態鎮,省-新興花卉鄉鎮——臨海市小芝鎮中部,75省道貫穿全村,全村共有468戶,1556人,耕地面積887畝,山林面積4000多畝。2…[詳細] |
南洋村 | ~228 | 村莊 | 南洋村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滿眼綠意盎然,走進南洋村,就猶如闖進了世外桃源,充滿和諧的清新之風,給人的感受全然是優美文明和諧的人居景觀。南洋村村現有人口…[詳細] |
南胡村 | ~230 | 村莊 | 以兩村各取一字得名。四南村建國初為小芝鄉四年村,1958年為四年生產隊,屬包山管理區,1961年建立四年大隊,屬小芝人民公社,1981年因重名改為四南…[詳細] |
石橋村 | ~231 | 村莊 | 由石溪、橋頭村合并而成。取兩村首字得名。…[詳細] |
和合村 | ~232 | 村莊 | 因村民希望和諧美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意愿得名。…[詳細] |
柳溪村 | ~233 | 村莊 | 柳溪村位于牛頭山水庫上游、浙江臨海紅杉林省級濕地公園東面,下轄勝坑村、溪下村2個自然村,森林覆蓋率88%,曾榮獲中國傳統村落、國家森林鄉村等稱號。站在…[詳細] |
棲鳳村 | ~234 | 村莊 | 棲鳳村地處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小芝鎮西部,全村轄2自然村,593人。作為 全鎮首批“宅基地三統一”示范村,我村的道路硬化和家居環境位居全鎮前例。而棲鳳蜜橘…[詳細] |
包山村 | ~235 | 村莊 | 因村處于五山環抱之中,又村民多包姓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處瑞芝山下得名,瑞芝山,又名大羅山,從前常產靈芝。
基本介紹:
小芝,舊時承恩鄉,二南鄉,民國時立小芝鄉,1950年至1992年屬桐峙區管轄。小芝鎮位于浙東南、臨海市中東部、東南臨三門、桃渚、杜橋,南與涌泉鎮桐峙山相連,西接牛頭山水庫上游,北與東塍鎮交界。小芝四面山區,中間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形宛若靈芝草,是百廿里倒流水的逆溪源頭。小芝文化發達,人文底蘊深厚,境內有馳名海外的唐代古剎真如寺遺址、有逆溪流域上的三十六渡遺跡匯龍橋、有能工巧匠手下的古亭。小芝交通便利,省道75線、車義線貫穿全境,縣道公路直通三門。現全鎮總面積90平方公里,有21個行政村,3.6萬人,耕地保有量2.3萬余畝,山林面積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0.6%,素有臺州市“后花園”和“綠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被認定為2024年度浙江省A級景區鎮(4A級景區鎮)。
2022年3月,小芝鎮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農業特色型)。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小芝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小芝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5年1月,2004年度浙江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小芝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臺州市小芝碧水灣位于臺州市臨海小芝鎮石溪村,距著名的桃渚國家地質公園7公里,離臺州市區約28公里交通便捷,環境優美。農莊一期投資1600萬元人民幣,占地260余畝,樂園住宿等設施配套齊全,有
峙山頭遺址位于臨海市小芝鎮南豐村,西距臨海市區30余公里。2014年6月~2015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臨海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對峙山頭遺址及周邊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遺址分布在一個
歷史沿革:
宋時屬承恩鄉部分;元時屬十八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清時屬承恩鄉烏巖莊、龍岙莊和包山莊;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第三區二南鄉;民國初屬涂桃區小芝鄉、烏巖鄉,后合并為二南鄉;建國初其現域有小芝鄉、汊口鄉、包山鄉,屬桐峙區;1952年,汊口鄉分出烏巖鄉;1955年10月,小芝鄉并入包山鄉;1956年烏巖鄉并入汊口鄉,1957年12月重新分出;1958年3月包山鄉分立小芝鄉,同年10月,兩鄉合并為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