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廟下鄉 | 隸屬:龍游縣 |
區劃代碼:330825203 | 代碼前6位:330825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浙H |
長途區號:0570 | 郵政編碼:324000 |
轄區面積:約8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444人 |
人口密度:約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曉溪村 | ~202 | 村莊 | 曉溪村共有10家農家樂經營戶,其中四星級經營戶3戶,三星級經營戶6戶,省級農家樂特色點1戶,日可接待游客用餐1000余人次,農家樂住宿床位80個。發展…[詳細] |
遂樂村 | ~204 | 村莊 | 遂樂村位于廟下鄉曉溪口,共有農戶114戶,2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364人。屬新安江移民村。全村共有山林面積1129畝![詳細] |
芝坑口村 | ~209 | 村莊 | 芝坑口村位于廟下鄉西邊,座外源四個村的外源口,區域面積5.0平方公里。村內交通便捷,橫源四個村的通村公路貫穿本村,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全村7個村…[詳細] |
嚴村村 | ~210 | 村莊 | 嚴村村位于龍游縣廟下鄉橫源片,距龍游縣城約31公里,全村轄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59戶,總人口884人,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村。2007年村集…[詳細] |
梅林村 | ~211 | 村莊 | 梅林村位于廟下鄉西邊,區域面積4.5平方公里,是外源四個村之一。全村9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251戶,總人口885人,總耕地面積383畝,山林面積5…[詳細] |
浙源里村 | ~212 | 村莊 | 浙源里村位于廟下鄉橫源片的最南端。距縣城37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村莊緊依海撥一千三百多米的綠春湖高山。四面環山,并與遂昌縣、衢江區相毗。全村…[詳細] |
陳村村 | ~213 | 村莊 | 陳村村是位于龍游縣廟下鄉直源片口,距廟下鄉政府所在地約3公里,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轄6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314戶,總人口920人,有…[詳細] |
八角殿村 | ~214 | 村莊 | 八角殿村位于廟下鄉橫源片,全村共有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321戶,人口有1050人。
…[詳細] |
長生橋村 | ~215 | 村莊 | 長生橋村是位于龍游縣廟下鄉直源片,距廟下鄉政府所在地約7公里,區域面積9平方公里,轄15個自然村,22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434戶,總人口1506人…[詳細] |
毛連里村 | ~216 | 村莊 | 毛連里村地處龍南山區,距縣城39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14公里,處于廟下鄉直源片最深處,村莊緊依海撥一千多米的桃源尖,綠春湖兩處高山,并與遂昌縣和衢江區…[詳細] |
廟下村 | ~217 | 鄉中心區 | 廟下村是廟下鄉政府所在地,是廟下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處龍南山區,交通十分方便。2008年規模行政村規模調整后,由原來的廟下村、靖林寺村2個村組…[詳細] |
廟上新村 | ~218 | 鄉中心區 | 廟上新村與廟下村相鄰,人口相互接差居住,是廟下鄉集鎮所在地,也是廟下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處龍南山區,交通十分方便。2008年規模行政村規模調整…[詳細] |
涼豐村 | ~219 | 村莊 | 涼豐村位于廟下鄉中外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今年剛組建的新村,由原東溪村、涼蓬村、板角村三村合并而成。區域面積5.3平方公里,全村14個村民小…[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駐地得名。廟下,以村處川山殿旁得名。
基本介紹:
龍游縣轄鄉。1949年稱廟下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位于縣境南部,廟下溪(又名柘溪)兩岸,距縣城25公里。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1.3萬。梧村、毛連里、嚴村3條公路均經此至溪口。轄廟下、廟上、曉溪、靖林寺、遂樂、桿欄、板角、板每、涼蓬、東溪、芝坑口、陳村、浙源里、嚴村、梅林、八角殿、長生橋、毛連里17個村委會。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兼種油菜、豆類。林業以毛竹、杉木為主,兼營油茶、茶葉。山林恢復發展較快,曾由省綠化委員會授與“綠化先進單位”稱號。鄉辦企業有農機、電珠、水煮筍及竹木加工等廠。境內有龍井瀑布,高20余米,瀉入深潭稱龍井,潭呈橢圓形,長8—9米,中部寬約3.5米,深不可測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廟下鄉被認定為2021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廟下鄉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龍游廟下鄉廟下村村前的村莊叫靖嶺寺,村尾的村莊叫村上殿,寺和殿都和寺廟有關,夾在中間的村莊因而取名廟下。抬頭可望山,低頭俯見水,廟下是個山水相連的村莊,西山嶺和山棗坪兩山合攏而成的山谷,小開
歷史沿革:
1950年為廟下鄉。
1958年為廟下大隊。
1961年為廟下人民公社。
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成立廟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