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蔣僧橋村 | 隸屬:峰江街道 |
區劃代碼:331004006287 | 代碼前6位:33100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J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蔣僧橋、孫家二行政村規模調整合并,沿用歷史村名,故名蔣僧橋村村民委員會。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蔣僧橋村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蔣僧橋村上榜。
2021年12月,蔣僧橋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21年11月,浙江省民政廳確認蔣僧橋村為第四批浙江省省級引領型農村社區。
2020年11月,蔣僧橋村被確定為2021年浙江省電子商務示范村。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蔣僧橋村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蔣僧橋村被命名為2020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蔣僧橋村榜上有名。
2020年3月,浙江省林業局公布2019年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名單,蔣僧橋村上榜。
基本介紹:
蔣僧橋村位處峰江街道東端、靠近新橋鎮,緊鄰路澤太一級公路,省道白劍線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現有15個村民小組,本地戶籍350戶、1339人,黨員48人,村民代表51人。主要行業有鋼管生產和箱包加工。蔣僧橋村具有兩大特有資源:一是紅色資源,即中共黃巖首屆縣委舊址(戴大夫故居),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區委黨校現場教學基地(2010年)、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二是自然資源,即龍潭里涇生態濕地,形似飛龍得名,典故世代相傳,面積大概3百余畝,具有良好的原生態自然景觀。
蔣僧橋村與谷岙村、上陶村、施家村、下陶村、玉露洋村、白楓橋社區、白楓岙村、興峰社區、安溶村、上蔡村、浮排社區、李蓍埭村、黃施洋村、左川胡村相鄰。
歷史沿革:
2018年8月,行政村規模調整蔣僧橋村、孫家村二行政村合并批復命名蔣僧橋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蔣僧橋村附近有新橋愛吾廬、路北靈山遺址、黃礁島、陳安寶烈士陵園、城山古城遺址、臺州香嚴寺等旅游景點,有路橋枇杷、蔣山竹筍、爆墨魚卷、一品鮮蝦菜、串酥卷、冬菇蒸滑雞等特產,有黃沙獅子、濟公傳說、黃巖翻簧竹雕、新前武術、臺州亂彈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峰江街道·蔣僧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