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溪鄉 | 隸屬:磐安縣 |
區劃代碼:330727203 | 代碼前6位:330727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 |
長途區號:0579 | 郵政編碼:321000 |
人口數量:約3272人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史姆村 | ~205 | 鄉中心區 | 磐安縣雙溪鄉史姆村位于東陽江上游、處磐安的北角。史姆村是雙溪鄉政府所在地,系雙溪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有橫窈線、安雙、徐雙、九雙公路經…[詳細] |
下元村 | ~208 | 村莊 | 雙溪下元村位于縣城東北方向,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由涵湖、下元、雙峴、坎頭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農戶133戶,378人,07年人均收入4150元。
…[詳細] |
金鵝村 | ~209 | 村莊 | 雙溪鄉金鵝村座落在橫窈公路邊,現有農戶188戶550人,耕地面積204畝,其中水田91畝,旱地113畝,林業用地3297畝,2007年人均收入4060…[詳細] |
禮府村 | ~211 | 村莊 | 禮府村位于雙溪鄉的西北部,東與窈川鄉毗鄰,距雙溪鄉政府駐地史姆村5公里,交通便捷。轄有姜山頭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218戶,660人。該村風光旖旎,村…[詳細] |
麗坑村 | ~212 | 村莊 | 磐安縣雙溪鄉麗坑村共有4個生產隊,132戶395人,其中勞動力為258人;全村耕地面積195畝,其中水田109畝,旱地86畝,林業用地5692畝,20…[詳細] |
其良村 | ~213 | 村莊 | 磐安縣雙溪鄉其良村是一個由2個自然村組成的小村莊,全村共有114戶367人,耕地面積202畝,其中水田63畝,旱地139畝,林業用地5865畝,200…[詳細] |
山早村 | ~214 | 村莊 | 磐安縣雙溪鄉山早村位于磐安縣城東北角,直線距離約13公里,地處偏僻高山,海拔550米,距離橫窈公路4.5公里。本村地勢陡峭,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氣溫比山…[詳細] |
潘莊村 | ~215 | 村莊 | 雙溪鄉潘莊村位于雙溪鄉的西北角,距離鄉政府所在地約2公里,向北鄰近東陽,向東過橫塘、橫山即是九和鄉。2007年,全村共有122戶、348人。耕地面積2…[詳細] |
梓譽村 | ~216 | 村莊 | 磐安縣、雙溪鄉梓譽村地處東陽江上游,東陽磐安交界處,東與天秀村、橫塘村接址,西與山店陳宅,后靠等村相接,北連新城,東山腳,南與接潘莊村東西長約10公里…[詳細] |
櫻花村 | ~217 | 村莊 | 櫻花村距離縣城20余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內共有農戶160余戶,440余人。2015年通過污水治理工程整改和新區建設,村內風貌煥然一新。…[詳細] |
東三村 | ~218 | 村莊 | 雙溪鄉王莊村是一個“村美、戶富、班子強”的市級小康示范村,王莊村共有農戶49戶157人,村莊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美,通訊設施齊全,是一個全面小康型的新…[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處窈川溪和六保溪匯合地,故名“雙溪”。
基本介紹:
雙溪鄉位于磐安縣東北部,東與窈川、九和鄉毗鄰,南與墨林鄉接壤,西連東陽市馬宅鎮、北靠東陽市東江鎮。全境56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2078戶,7024人,鄉政府駐地史姆村,距縣城(直線)15公里。雙溪鄉居東陽江上游,是錢塘江的主要發源地。因窈川和六保溪匯合于此而得名。1950年建立雙溪鄉,1956年天梓、金鵝兩鄉并入,1958年為安文公社管理區,1961年改稱雙溪公社,1983年復稱雙溪鄉。雙溪境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裕,十分適宜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板栗是該鄉的傳統名產,著名的“安文魁栗”就盛產于此,現已建成萬畝板栗基地,年產可達到2000噸,成為名符其實的
榮譽排行:
2022年9月,浙江省愛衛辦公布雙溪鄉為2021年度浙江省省級健康鄉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雙溪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雙溪鄉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7年12月,雙溪鄉被浙江省教育廳授予第十一批浙江省教育強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商、周、春秋屬越,戰國屬吳,秦始皇三十七年設諸暨縣屬之,東漢興平二年(195)諸暨分設吳寧屬之。
唐垂拱二年(686)設東陽縣屬之。
宋、元、明、清為東陽縣瑞山鄉三十三都。
1932年實行鄉鎮自治,分設親仁鄉(雙溪庵)、同德鄉(窈川)、墨林鄉(墨林)、新民鄉(東川)、親民鄉(梓譽)、致祥鄉(下潘)等6鄉。
1935年5月推行鄉鎮保甲制將6鄉合并為三十三都鄉。
1939年7月磐安設縣劃入,改名雙溪鄉(禮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