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蒲潭村 | 隸屬:水頭鎮 |
區劃代碼:330326102243 | 代碼前6位:330326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405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民國《平陽縣志·輿地志三》載,因村位于蒲潭尾而得名。古代蒲潭很大,多產香魚。徐氏祖先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為避倭寇,從江南湖前遷居此地,始成村落,故名,蒲潭村。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蒲潭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
基本介紹:
蒲潭村概況
蒲潭村位于水頭鎮與南雁鎮接壤處,沿溫州綠色交通2號線坐落。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全村總面積2058畝,其中共有林地面積630畝,耕地面積360畝(其中稻田面積24.9畝,旱地面積335.1畝)。轄11個村民組,農戶365戶,總人口1540人。全村共有勞動力914人。村民大部分主要在外務工,只有少部分人在家經營種植莊稼,飼養豬、羊、兔、牛及家禽等畜牧業。
蒲潭村兩委班子團結,黨組織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共有黨員34名。村兩委非常注重配套組織的建設,設有共青團、婦聯、老人協會等。工作得力,各項事業都有所進步,生態衛生、綠化美化等工作全面推進。現蒲潭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
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水頭鎮蒲潭尾村。
1952年劃歸溪心鄉。
1956年與蒲潭、嶺腳組成繁榮高級社,屬金山鄉。
1957年仍屬溪心鄉。
1958年稱溪心大隊(管理區)蒲潭生產隊。
1961年為溪心公社蒲潭大隊。
由于住戶分散,1980年從蒲潭大隊劃出,單獨建立蒲潭尾大隊。
1984年稱蒲潭尾村委會,屬溪心鄉。
1992年隨溪心鄉并入水頭鎮。
2004年蒲尖村并入蒲潭村,稱蒲潭村委會,隸屬不變。
周邊相關:
蒲潭村附近有南雁蕩山、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南麂島、閩浙邊抗日救亡干部學校舊址、劉英、粟裕在鳳林的辦公室舊址、游擊隊畬鄉后方醫院舊址等旅游景點,有平陽馬蹄筍、平陽黃湯茶、平陽鴿蛋、南麂大黃魚、平陽早香茶、鶴溪楊梅等特產,有十五巧板、太平鈿剪紙、平陽鰲江迎龍、平陽太平鈿剪紙、平陽頭發吊燈制作技藝、騰蛟牛肉羹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水頭鎮·蒲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