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莊鎮 | 隸屬:青田縣 |
區劃代碼:331121109 | 代碼前6位:33112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人口數量:約2.03萬人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第二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第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第三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第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吳岸村 | ~200 | 村莊 | 吳岸村位于仁莊鎮西南部,原屬吳岸鄉政府駐地,由吳岸、松坑兩自然村組成,總人口236戶711人,黨員23人。全村人均收入10326元。
吳岸村耕地…[詳細] |
垟心村 | ~206 | 村莊 | 垟心村是原垟心鄉政府所在地,位于仁莊鎮南部。東與垟坑村、方山鄉交界,南和東坪村為鄰,西靠湯垟鄉,北同蓮頭村接壤,距仁莊鎮7公里,村兩委所在地海拔約…[詳細] |
東坪村 | ~207 | 村莊 | 東坪村是著名僑領葉克清的故鄉,位于仁莊鎮南部,海拔約500米,距鎮政府所在地約12公里,轄沙坑、橫路、沙坑樓、雙嶺、冷田灣、上東坪、下東坪7個自然村。…[詳細] |
小令村 | ~211 | 村莊 | 小令村是仁莊鎮的一個行政村,距鎮政府所在地僅3公里,村莊區域面積2.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有26個村民小組,619戶1831人,其…[詳細] |
仁莊村 | ~215 | 鎮中心區 | 仁莊村位于縣城的西南面,距縣城18公里,海拔80米,是鎮政府所在地。2002年行政村調整后由仁莊、馱垟、阮洋、半坑、外垟、金垟等自然村組成。農民人均純…[詳細] |
三源村 | ~216 | 村莊 | 三源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馮垟、羅溪、林山等3村合并而來![詳細] |
鴻源村 | ~217 | 村莊 | 鴻源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蓮頭、新彭等2村合并而來。…[詳細] |
地名由來:
駐地仁莊村,相傳,明嘉靖年間林姓由聰林遷居此地,以當地三港合流形成“人”字得名人莊,清朝時以方言諧音改雅稱仁莊。
基本介紹:
(一)位置與面積:仁莊鎮位于青田縣的西南部。東與山口鎮、方山鄉交界,南與湯洋鄉、瑞安市為鄰,西靠阜山鄉,北同章旦鄉接壤,距離縣城18公里。位于東徑120°14’,北緯128°02’。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為仁莊村。海拔80米,人口總數1.9萬多人,全鎮總面積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9.6公頃,林地面積95599公頃。2002年行政村區域調整后由38個行政村撤并而成,現全鎮轄20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仁莊鎮是著名的華僑之鄉、田魚之鄉,現有海外華僑華人1萬多人,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氣候、水文:境內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無霜期240天。雨量充沛,據195
榮譽排行: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仁莊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1年12月,第九批浙江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仁莊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小令徐氏宗祠位于青田縣仁莊鎮小令村祠堂背山麓,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玄帝宮位于青田縣仁莊鎮孫山村村口,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彭口十字橋位于青田縣仁莊鎮彭口村彭口溪上,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蓮頭元帝宮位于青田縣仁莊鎮蓮頭村頭,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何公廟位于青田縣仁莊鎮羅溪下水坑村南,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時屬四都;民國時期為四外鄉;1952年4月,建立仁莊鄉。
1956年4月,建立仁莊鄉;1958年11月,改稱仁莊管理區;1962年改稱仁莊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復稱仁莊鄉;1992年5月,原小令、垟心、吳岸3鄉并入仁莊鄉;1998年1月,撤鄉設鎮。
孫煥然在荷蘭擔任青田同鄉會會長,荷蘭中國餐飲工會副會長,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副會長等職。創建旅德浙江華人聯合總會和擔任首任會長;創建全德國法蘭克福等徘徊和主持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第七屆大會,又擔任歐華
葉克清,一九四三年出生。原籍于青田仁莊鎮垟心東平村。家有年邁的父母雙親,尚有三弟兩妹。大弟葉克林,原在麗水汽車制造廠工作,后赴瑞典定居。二弟葉克成,1974年畢業溫州醫學院,后由校方保送上海醫科學大學
林三漁(1902—1987),青田仁莊鄉羅溪村人,一生僑居日本,是旅日著名愛國僑領,旅日華僑東京總會常務理事、旅日華僑浙江同鄉會副會長。林三漁家境貧寒,少年失學。1918年與鄉友赴日本,靠挑煤、扛鐵板
鄭秾(1894-1933) 乳名木星,字桂山,青田縣仁莊鎮羅溪村人。革命烈士。小學文化,練過武術,年輕時到上海做苦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法國政府在上海招募華工,應征去法國挖戰壕,1917年,至俄國
陳玉華,孫明權夫人,原籍青田。出國前任溫州市僑聯委員和政協委員。1957年為全國第三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移居荷蘭。1960年轉赴意大利創辦群力皮革廠,三年后丈夫孫明權和子女陸續到達。與孫明
孫明權,一九一九年出生。原籍孫山村。孫明權曾在浙江省商業廳任職。1963年移居意大利,創建群力皮業社,以經營皮革為主。1975年轉營餐飲業,開辦長城餐館,獲得成功,后發展為8家中餐館。1980年再向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