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菖蒲洋村 | 隸屬:屏都街道 |
區劃代碼:331126003211 | 代碼前6位:331126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菖蒲洋,田畔名,村名沿之。
基本介紹:
屏都鎮菖蒲洋村位于屏都鎮西南部,是屏都鎮最高最遠的高山村,平均海拔1189米,距鎮政府30公里。西北與隆宮鄉交界,南與福建松溪相鄰,下轄五個自然村,即菖蒲洋、落花洋、龍缺角、爐坪、大毛凹等。分六個村民小組,全村126戶、502人。黨員16人(其中女黨員2人)。耕地面735畝。山林面積11400畝(其中毛竹林6500畝)。菖蒲洋盛產毛竹、質量好。毛竹是菖蒲洋村民的重要經濟來源。2008年人均純收入2756元。為加強新農村建設與桐鄉市發改委結對。
2008年全村經濟收入200萬元。菖蒲洋是屬山多地少、是屏都鎮最高最遠的村莊。重要經濟來源是毛竹,人均山林面積22.6畝,毛竹山面積12畝,山高氣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淤上鄉稱菖蒲洋村民協會(行政村),1956年與局下、高山灣合稱菖蒲洋農業合作社,1958年劃出局下、高山灣稱菖蒲洋生產隊,1961年稱菖蒲洋大隊,1979年劃隸慶元林場,隊名沿用。
1984年復稱菖蒲洋行政村。
置村民委員會,駐地菖蒲洋村。
2011年12月撤鎮設街道后屬屏都街道。
周邊相關:
菖蒲洋村附近有百山祖、巾子峰森林公園、雙苗尖--月山風景區、云泉曉鐘、龍鳳兩橋、西洋殿等旅游景點,有慶元香菇、慶元甜桔柚、慶元灰樹花、慶元茶葉、慶元筍干、舞茸等特產,有慶元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畬族民歌、上宕功夫、問凳、木玩具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