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皇墳村 | 隸屬:衢山鎮 |
區劃代碼:330921106265 | 代碼前6位:33092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L |
長途區號:0580 | 郵政編碼:31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村委會駐地皇墳基自然村得名。皇墳基,清光緒《定海廳志˙衢山圖》載為環汾基。一說因村內元末農民起義軍陳友諒疑冢得名,一說傳該地舊有古皇墳得名。
陳友諒(1320~1363),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今仙桃市)人。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后,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十九年,殺害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 陳友諒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皇墳社區位于衢山島中北部東與四平社區接壤,南與桂花社區接壤,西與枕頭山社區接壤,北臨黃澤洋;轄區陸地面積4.38平方公里,擁有海岸線3.08公里;總人口4175人,共有戶數1886戶;是一社一村社區,由原長蔭和龍會村合并而成,而原長蔭村由東長沙、西長沙、小東岙、培蔭四村合并,原龍會村由皇墳基、下洞礁二村合并。社區(村)共有村民代表63人,黨員134人,社區由2005年6月成立,設立社區黨總支委員會,黨總支委員會下設長沙、培蔭、龍會三個支部。
皇墳社區〔村〕地域較廣,岙口較多,偏僻分散多山少地,山地為東南、西北走向;現有耕地面積611畝,旱地面積522畝。自然資源多為礦山和山林為主;下洞礁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島斗鄉第四、六、七保。
1950年為島斗鄉第四、六、七村。
1958年屬紅旗、長沙、勤儉和洞礁漁業4個大隊。
1961年由洞礁漁業大隊析設為洞礁大隊,并析長沙大隊為長沙、合勝2個大隊。
1964年,析洞礁大隊為中興、礁龍2個大隊。
1965年,合中興、礁龍大隊為洞礁漁業大隊。
1980年長沙大隊析設東長沙、西長沙2個大隊。
1982年,改紅旗大隊為皇墳基大隊,改勤儉大隊為培蔭大隊。
1984年撤隊改設
周邊相關:
皇墳村附近有摩星山景區、秀山島、東沙古鎮、安瀾閣、中國海防博物館、大魚山烈士紀念碑等旅游景點,有岱東沙洋曬生、岱山海鹽、岱山食鹽、雪麗雞腿、糟白鰳魚、三鮑鰳魚等特產,有徐福東渡傳說、漁民開洋謝洋節、舟山漁民號子、岱山海鹽曬制技藝、唱新聞、岱山布袋木偶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