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澄橋社區 | 隸屬:南星街道 |
區劃代碼:330102008062 | 代碼前6位:3301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8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水澄橋社區地處錢塘江畔,緊臨中河,因中河有座右橋叫水澄橋,為體現歷史底蘊,加之社區又處于水澄橋中心地帶,故取名為水澄橋社區。
基本介紹:
杭州市上城區南星街道水澄橋社區東起化仙橋路,西到漁政站,北至復興路,南止錢塘江,總面積0.7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六和源、民安苑、水澄花園、江新苑、好望角、清河家園六個小區,總戶數2342戶,總人口6123人。
近年來,社區先后獲得了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全國學習型社區示范單位、浙江省文明社區、浙江省社區規范化檔案室、浙江省人口和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社區、浙江省先進社區社會組織——心理慰藉服務隊、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杭州市示范文明社區、市遠程教育“五好”學用示范點、市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先進集體、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區、杭州市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杭州市示范家長學校、杭州市村(社區)計劃生育示
歷史沿革:
水澄橋社區原名十畝田社區,2000年1月以前,社區分為美政橋居委會、洋泮橋居委會、海月橋居委會、化仙橋居委會、山南居委會、十畝田居委會等多個居委會,后因社區發展建設需要,2000年1月正式成立了十畝田社區,2006年3月因十畝田家園劃歸海月橋社區,改名為水澄橋社區。
周邊相關:
水澄橋社區附近有清河坊歷史文化景區、皋亭山旅游區、小營·江南紅巷景區、錢學森故居、胡慶余堂博物館、南宋皇城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杭州絲綢、拆凍鯽魚、杭州醬鴨、杭州貓耳朵、糟燴鞭筍、油燜春筍等特產,有杭幫菜烹飪技藝、杭羅織造技藝、杭州金銀飾藝、方回春堂、張同泰、孔鳳春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南星街道·水澄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