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庫村村 | 隸屬:南浦溪鎮 |
區劃代碼:330329120227 | 代碼前6位:330329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庫村村由原包宅、吳宅、陳山、蒲垟、黃山6行政村和潘山村3個村民小組合并組建,以當地片村庫村命名。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庫村村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
2023年1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鄉村振興局將庫村村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2年12月,庫村村被確定為2022年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
2019年12月,庫村村被命名為2019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基本介紹:
庫村是泰順古民居建筑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有記載的開村歷史已有1200多年,背山面水,村后群山環繞,傳統建筑37000平方米。庫村古村落座北朝南,建在緩坡上,背靠青色的連綿山巒——白云山,左右群山環抱,蒼蒼郁郁滿是樹木,村南庫水溪曲折西流,村前有新浦溪蜿蜒流過。古村落布局沿襲唐宋時期的特色,其別具一格的鵝卵石地面和山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世英門為界,村落分為兩個小村,東為吳宅,西為包宅。古村落居民系唐代諫議大夫吳畦及唐德宗貞元元年進士包全后裔,到宋時,庫村吳氏家族有23人科舉及第,僅兩宋就出了19位進士,更有流傳千古的宋進士“三友”吳陽、吳泰和、包湉,具有深厚的人
歷史沿革:
原包宅、蒲垟、黃山、陳山、吳宅村解放初均屬莒江鄉;1950年屬南浦鄉,1952至1958年屬新山鄉;1958年分別建立包宅、蒲垟、黃山、陳山、吳宅生產隊,屬百丈公社新山生產大隊;1959年2月起筱村公社新山管理區;1961年9月起為包宅、蒲垟、黃山、陳山、吳宅生產大隊,屬新建的新山公社。
1984年5月改為包宅、蒲垟、黃山、陳山、吳宅行政村,屬新山鄉。
1992年5月屬新浦鄉。
1992年重新認定革命老
周邊相關:
庫村村附近有泰順氡泉景區、廊橋文化園、烏巖嶺、泰順農民暴動舊址、徐岙古村落、圓州古村落等旅游景點,有三杯香、泰順獼猴桃、泰順婆餅、竹木雕刻、綠豆蜜汁膏、刀豆干等特產,有泰順畬族民歌、泰順藥發木偶戲、泰順百家宴、泰順萬排抽獅、泰順提線木偶戲、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