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嵊山鎮 | 隸屬:嵊泗縣 |
區劃代碼:330922101 | 代碼前6位:33092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L |
長途區號:0580 | 郵政編碼:316000 |
轄區面積:約7.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766人 |
人口密度:約94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壁下村 | ~207 | 村莊 | 嵊山鎮壁下社區是由壁下、安基、大盤三村并村建立的漁農村新型社區。社區位于嵊山鎮建成區的南面,面積2.51平方公里,總人口583人,總戶數235戶,。社…[詳細] |
箱子岙村 | ~208 | 鎮中心區 | 箱子岙社區由光明村、解放村兩村聯建,位于嵊山鎮建成區的西北面,面積0.75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184戶,總人口3242人,是嵊泗縣三個創建小康社區的試…[詳細] |
陳錢山村 | ~209 | 鎮中心區 | 陳錢山社區成立于2005年6月,由2個行政村(團結村、民主村)聯村而建。社區地處嵊山鎮中心位置,總面積為0.44平方公里。與嵊山鎮箱子岙社區相鄰、離縣…[詳細] |
泗洲塘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嵊山鎮泗州塘社區自2005年6月由民富村和前衛村兩村聯村成立。社區地處嵊山鎮東南部,地理位置獨特,東與我國東部領海基點--海礁(童島)隔海相望;南北有…[詳細] |
地名由來:
“嵊山”之名,始于咸豐至同治年間。清同治《外海水師圖》載,為盡山諧音的異寫。1924年《崇明縣志》卷二:“陳錢山。亦名嵊山,又名盡山,言諸島至此盡也。”1947年《江蘇外海諸島紀》:“外海山島戶口,繁衍之始,在嵊山可假定為咸同。”。
基本介紹:
嵊山鎮位于浙江省的東北部,嵊泗縣的最東端,全國著名的舟山漁場中心,位于北緯30°43’,東徑122°49’,居長江和錢塘江入海0匯處,是全國1.8萬公里海岸線的中心點,浙江省最大的鮮活海水產品出口基地,又是國家一級漁港和二類開放口岸。嵊山鎮由大小51個島嶼組成,海岸線總長19.3公里,嵊山鎮南面深水線3.7公里,水深10-15米。為馬鞍列島最大錨泊地,可避西-東北風8-10級,附近海域有國際航道2條,縣境水道19條。全鎮陸地總面積為7.1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00平方公里,全鎮下轄5個居委會,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0014人,總戶數3417戶,其中漁業戶數2574戶,漁業人數7661人,漁業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嵊山鎮被認定為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嵊山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9年1月,嵊山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嵊山鎮可投宿的旅館較多,價格20-50元不等。推薦在東崖絕壁所在地前衛村住宿,因為這里是嵊山島最東端,遠望大海,可看到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很是壯觀。但村中沒有旅館,在三輪車下車處有個雜貨店,
歷史沿革:
古名神前山、陳錢山、盡山等。
宋乾道《四明圖經》卷七“昌國縣”載為“神前(山)”。
宋寶慶《四明志》卷二十《昌國縣志》:“東北五潮到神前、壁下,與海州分界。
”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卷二有“神前岙”記載。
元至元《四明續志》卷七:“神前沙岸,坐屬蓬五都。
被林巡檢占據,于同知任內追還復業。
”明嘉靖《籌海圖編》卷一“直隸沿海山沙圖二”載為“陳錢山”。
陳錢,為神前的諧音異寫。
明天啟《舟山志》:“陳錢,一名神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