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澄潭街道 | 隸屬:新昌縣 |
區劃代碼:330624004 | 代碼前6位:33062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78.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8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2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澄潭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據萬歷《新昌縣志》卷三,槐潭一名長潭,在浪渡溪,離縣城西南12公里。"方干詩曰:“波濤漫撼長潭月”,故取名為長潭。又據王氏家譜記載,梁陳間有超之公仕武…[詳細] |
東街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東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南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南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街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西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北街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北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社古村 | ~200 | 村莊 | 社古村是澄潭第二大村,位于澄潭鎮東南面,澄潭江上游,全村有526戶人家,1417人,有生產小組7組,社古村經濟是澄潭鎮村級經濟最薄弱的幾個村之一,年集…[詳細] |
坑下村 | ~201 | 村莊 | 澄潭鎮坑下村位于澄潭江畔,清澈見底的江水穿村而過。坑下村全村共有8個小組,330戶人家,841口人,其中黨員44人,為坑下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帶來了很打…[詳細] |
嶺芝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嶺芝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沃西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沃西村由棗園村、胡衣村、舒家村和茅家村合并而成,由于四個村地域相近,位于園區,臨近沃西大道,取名為沃西村。…[詳細] |
棠村村 | ~204 | 村莊 | 又因“塘”與“棠”諧音,后書寫成棠村。民國24年屬彩霞鄉,36年屬澄潭鎮十保。1950年屬靈川鄉,1956年屬澄潭鎮,1957年屬靈川鄉,1958年屬…[詳細] |
朱鳳村 | ~205 | 村莊 | 澄潭鎮朱鳳村位于澄潭。朱鳳村全村共有11個小組,292戶人家,717口人,其中黨員25人,為朱鳳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帶來了很打的幫助。舒家村有旱地267…[詳細] |
橫聯村 | ~206 | 村莊 | 橫聯村地處澄潭鎮南部,十九峰下,依山旁水,有橫山、王家坪、里山三大自然村組成,橫山又有21個小自然村組成,共28個自然村組成,素有"十里橫山“之稱。現…[詳細] |
左于村 | ~207 | 村莊 | 左于村位于澄潭鎮南部,穿巖十九峰腳下,交通比較便利。現我村共有501戶,1276人,其中黨員42人;全村共分15個村民小組,有村民代表46人,村民委員…[詳細] |
泄下村 | ~208 | 村莊 | 泄下村里澄潭鎮交近,交通便利,泄下村全村共有5個小組,225戶人家,628口人,其中黨員16人,為泄下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帶來了很打的幫助。泄下村擁有3…[詳細] |
豐潭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由龜巖潭、豐瓦2個行政村撤并建立,各取2村一字組合得名。…[詳細] |
遁東村 | ~210 | 村莊 | 遁東村由東瓦村和大陽村合并而成,由于兩個村位于遁山東面,承襲歷史地名,取名為遁東村。遁東村地處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段,此路由支遁買山的唐詩典故,加上地理…[詳細] |
里遁山村 | ~211 | 村莊 | 里遁山村由燕窠村、東丁村、里丁村和興旺村合并而成,由于四個村位于遁山最里面,承襲歷史地名,取名為里遁山村。里遁山村地處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段,此路由支遁…[詳細] |
靈山下村 | ~212 | 村莊 | 新昌縣澄潭鎮靈山下村位于澄潭遁山,與嵊州相鄰。四周繞山,環境優美,靈山下村共有287戶農戶,共有794人,其中14個生產隊,黨員27人,水田664.2…[詳細] |
東西城村 | ~213 | 村莊 | 澄潭鎮東西城村位于新昌縣澄潭鎮遁山。東西城村由東陳、西陳、湯家莊等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有19個村民小組,377戶,912人。其中外出務工300多人,黨…[詳細] |
梅渚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梅渚村位于新昌西部,距縣城8公里的澄潭江東岸,始建于宋代,是梅渚鎮所在地。據民國《新昌縣志》記載:“其地古時多梅,聚落連片,故名梅渚。全村毗連七都坂,…[詳細] |
梅屏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梅屏村由平水村、坂田村及馬家莊村三個整體搬遷村合并而成。因新村所在地古時多梅,成排連片,像一道道屏風,故取名梅屏村,既追溯過往人文勝跡,也契合當前村容…[詳細] |
下衣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下衣村坐落在新昌縣縣城西北,隸屬梅渚鎮,距縣城12公里,東臨澄潭江,“沃西大橋”橫跨兩岸,風光旖旎。至2009年初,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402戶,…[詳細] |
麻家田村 | ~217 | 村莊 | 麻家田村距新昌縣城11公里,地處梅渚鎮東南部,緊鄰東茗鄉,葫馬線穿村而過。全村332戶,776人,設有村黨支部,在冊黨員45人,支委委員5名,村委委員…[詳細] |
梅嶺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梅嶺村由前三村及紅莊村合并而成,村名源自當地梅古嶺的傳說。梅嶺村將依山沿路種植品種多樣的梅樹,進一步提升自然風光,為鄉村旅游打造新的看點,注入新的活力…[詳細] |
山頭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山頭村位于山頭片中心,離縣城3公里,緊靠新境線公路邊及沃西大道主干道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村下轄12個村民組,418余戶,1002人。設村…[詳細] |
山支頭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山支頭村位于風景秀麗的南巖寺背面山下,距離新昌縣城約9公里,梅渚鎮東北2.5公里處的山灣。全村4個村民小組,258戶,648人。因工業園區建設,土地基…[詳細] |
鐵牛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鐵牛村位于新鏡公路沿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村554戶,約1200余人,下轄14個村民小組,由大村、石塘頭、路溪灣、油車岙、下馬、上馬嶺、元壇廟…[詳細] |
山泊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由上山泊、下山泊合并而命名。2019年由上山泊、下山泊、蘇秦撤并設立。屬澄潭街道。…[詳細] |
宋家村 | ~223 | 村莊 | 宋家村位于新昌西南方向龍亭山腰,距縣城約7公里,村域面積1.13平方公里,全村共324戶、806人、10個村民小組,其由宋家、謝家、天打崗、老廠、龍亭…[詳細] |
張家店村 | ~224 | 村莊 | 張家店村位于新昌縣梅渚鎮東南部,離城12.5公里,西北與麻家田村接壤,西南與上湖村相鄰。全村573戶,約1300余人,下轄19個村民小組,由張家店、上…[詳細] |
定坂村 | ~225 | 村莊 | 定坂村由9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組成。共有農戶333戶,人口900人。有耕地面積693畝,山林面積2204畝。2008年度農業總產值407萬元,農民…[詳細] |
上湖村 | ~226 | 村莊 | 上湖村原于誠愛片,地處山區,葫馬線邊,距縣城十二公里。全村438戶,1082人,16個村民小組,經濟作物以茶葉、桑葉、煙葉為主,糧食以水稻、油菜、大豆…[詳細] |
地名由來:
據萬歷《新昌縣志》卷三,槐潭一名長潭,在浪渡溪,離縣城西南12公里。"方干詩曰:“波濤漫撼長潭月”,故取名為長潭。又據王氏家譜記載,梁陳間有超之公仕武毅將軍歿而葬于澄潭。當時澄潭為嵊地,方言叫“長潭”。
基本介紹:
澄潭街道隸屬于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地處長三角南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南部,新昌縣西部,西、北側緊鄰嵊州市,東北連七星街道,南接鏡嶺鎮,東南面與東茗鄉接壤,區域面積78.86平方千米。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澄潭街道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縣域副中心型)。
2020年11月,澄潭街道被認定為第三批浙江省特色農業強鎮(梅渚水果茶葉特色農業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澄潭街道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6月,澄潭街道入選2018年度“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民間剪紙)。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澄潭街道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32年置澄潭鎮,1958年為澄潭人民公社澄潭生產大隊,1961年改為澄潭公社,1968年澄潭靈川兩公社合并。
1972年又分,1983年恢復澄潭鄉,1985年改鎮建制,1992年靈川鄉,遁山鄉并入澄潭鎮,2019年梅渚鎮并入,設立為澄潭街道。
王爚(1199~1275),字仲潛,又字伯晦,號修齋,長潭(今新昌縣澄潭鎮)人。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歷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頗有聲譽。寶祐元年(1253),任國史編修,代理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