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儒岙鎮 | 隸屬:新昌縣 |
區劃代碼:330624110 | 代碼前6位:33062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10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龍山居委會地處儒岙鎮中心,于2001年9月20日掛牌,總戶數789戶,總人口2667人,60周歲以上人口721人,班子成員精誠團結。
…[詳細] |
官元廟村 | ~200 | 村莊 | 新任村在儒岙鎮偏南部,毗鄰天臺縣西岙村,由自然村新任,坑等.上任組成,地處原長征鄉楊梅園水庫上游。該有農戶164戶,431人,轄區內面積171.67平…[詳細] |
屋沿坑村 | ~201 | 村莊 | 屋沿坑村坐落于新昌縣儒岙鎮南端,104國道沿村而過;全村共328戶,總計人口941人,擁有水田535畝,旱地5050畝![詳細] |
上里村 | ~203 | 村莊 | 上里村地處山區,2004年5月,由上里、魚子坑2個行政村撤并建立。其屬原石磁鄉革命老區,位于長詔水庫上游,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距104國道約3公里,公…[詳細] |
石磁村 | ~204 | 村莊 | 石磁村位于新昌縣東南部,儒岙鎮東部,地處萬年山麓,背靠天姥山,距離縣城25公里,離儒岙鎮5公里,東與大市聚鎮黃壇村接壤,南臨東山、上里,西連天姥林場,…[詳細] |
東山村 | ~205 | 村莊 | 東山村委會駐地,位儒岙東偏南12千米山頂。村位天姥山之東,故名東山。344戶,946人,徐氏為主,徐氏七世祖武忠在宋初從天臺厚澤入贅東山黃氏。原有小學…[詳細] |
舊宅村 | ~207 | 村莊 | 舊宅村位于儒岙鎮東南部,與道地村遙遙相望,地處104國道邊,交通便利。村域面積6689畝,耕地面積751畝,山林面積4135畝。
二零零四年五月…[詳細] |
里外岙村 | ~212 | 村莊 | 里外岙村位于新昌縣儒岙鎮東南部,地處萬年山麓,距離縣城35公里,離儒岙鎮20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行政村調整,我村東與橫渡橋接壤,南臨天臺縣,西與錦鋃坑…[詳細] |
儒岙一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儒岙一村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部。距縣城26公里。為紹興入臺州門戶。坐落天姥山麓,海拔376米,東緣104國道,儒(儒岙)王(王渡里)公路連接國道線…[詳細] |
儒二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儒二村委會駐地,與儒一村相連,建國初稱儒二。…[詳細] |
五王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五王村,原名長王,取王家莊、長爿地兩自然村首字組合得名。因于城關鎮長王村重名,1980年改名五王。位于新昌縣儒岙鎮中部,距離縣城24公里,離儒岙鎮1.…[詳細] |
南山村 | ~216 | 村莊 | 南山村2004年5月由南山、王渡溪2個行政村撤并建立。共有16個村民小組,581戶,1782人,年人均收入8166元。
距縣行政中心21公里,地…[詳細] |
橫山村 | ~217 | 村莊 | 橫山村位于新昌縣儒岙鎮西部,距離縣城23公里,離儒岙鎮2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行政村調整,我村東與五王村接壤,南臨南山村,西接王渡里村,北瀕城南潘村。本…[詳細] |
天姥村 | ~220 | 鎮中心區 | 村以天姥山南麓之意而得名。2004年5月由里溪下、后將、足食堂、安山坪4個行政村撤并建立為天姥新村,2019年天姥新村更名為天姥村。…[詳細] |
圳塍村 | ~221 | 村莊 | 新昌縣儒岙鎮圳塍村緊鄰儒岙鎮,為龍山水庫上游地帶。由外圳塍、里圳塍、王家岙、橫路下、九巖5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有8個村民小組,281戶,790人。全村有…[詳細] |
雅張村 | ~222 | 村莊 | 雅張村位于新昌儒岙鎮東北部,地處萬年山麓,距離縣城20公里,離儒岙鎮3公里,二零零四年五月份行政村調整,我村東與班竹村接壤,南臨會墅嶺村,西接安山坪,…[詳細] |
會墅嶺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會墅嶺村地處104國道邊,有會墅嶺、兢山、朱路、芭蕉山四個自然村,共9個村名小組,425戶,1200人。耕地474畝,期中水田346畝,茶葉385畝,…[詳細] |
橫板橋村 | ~224 | 村莊 | 橫板橋村位于儒岙鎮東南部,儒岙東2千米山腳。村口有二座木板橫鋪的木橋,故名橫板橋。位于104國道邊,交通便利。轄橫板橋1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281…[詳細] |
黃泥丘村 | ~225 | 村莊 | 黃泥丘村位于新昌縣儒岙鎮東南部,地處萬年山麓,距縣城25公里,離儒岙鎮5公里。東面和南面與官元廟接壤,西接橫板橋,北接會墅嶺。下轄黃泥丘,布袋丘,后阪…[詳細] |
魚將村 | ~228 | 村莊 | 2003年12月,由魚頭、上將、下將灣3個行政村合并建立,取各村一字組合得名。…[詳細] |
硠下村 | ~230 | 村莊 | 儒岙鎮硠下村位于新昌縣儒岙鎮高山地帶,全村耕地面積690畝,其中水田556畝,旱地134畝。林地面積1215畝,茶園162.5畝?倯魯436戶,總人…[詳細] |
前洋市村 | ~231 | 村莊 | 村坐長蛇山腳,清光緒7年(1882)建市,農歷逢四九為市日,因錢、楊二姓最早居此,故名錢楊市。后演變為前洋市![詳細] |
祥棠村 | ~234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祥棠村本轄區主要包括大村、小村,有11個村民小組,359戶,人口954人,耕地面積671畝,山林2024畝,2005年實現人均收入…[詳細] |
王渡村 | ~240 | 村莊 | 王渡村由王渡里村和王渡口村合并而成,取原兩村名中重復兩字為現村名。…[詳細] |
皇渡橋村 | ~241 | 村莊 | 村內有一橋,名皇渡橋,原為新昌至天臺古驛道上的重要橋梁,明成化時稱王渡橋,清康熙時稱皇渡橋,因南宋小康王曾過此橋而得名。村名來源于此![詳細] |
關嶺村 | ~242 | 村莊 | 關嶺為新昌至天臺古驛道上新昌境內的最后一站,村名取自于此![詳細] |
智仁村 | ~243 | 村莊 | 由于兩村在1949年至1956年之間都屬智仁鄉,并據詢問當地老人,原智仁鄉鄉政府所在地就在上道地村大莊,承襲歷史地名,取名為智仁村![詳細] |
新合村 | ~244 | 村莊 | 新合村由南蘆村和大江村合并而成,村名取自兩村新合并之意,也取自兩村心合在一起,共同發展建設之意![詳細] |
王里山村 | ~245 | 村莊 | 王里山村由余家口村、居橋安村、井楊村和回竹山村4個村合并而成,由于4個村都屬原長征鄉王里山片,取其原片名為村名。…[詳細] |
天姥林場管理區 | ~500 | 村莊 | 天姥林場管理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南宋末,昰、昺二王避難南逃,一路入靈嶺,元兵追急,當地徐氏勤王,抗元兵于關嶺,元兵滅徐氏,徐姓村民遷徙天姥山中。后潘氏入遷,天姥潘氏十八世祖潘哲,元末名儒,受業儒生頗多名人,潘岳、蔡用強皆其門下,故將其舊址徐岙改名為儒岙。
宋端宗趙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別名宋帝昰,南宋第八位皇帝,登基時只有7歲。他曾逃到南澳島上,在島上海灘上開挖的宋井至今仍存。不到10歲的小皇帝屢受顛簸,1278年5月8日便在碙洲去世,謚號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 趙昰詳細信息++
趙昺(1272年——1279年),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歲。趙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為信國公、廣王、衛王等爵位。南宋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戰中被元軍大敗,全軍覆滅,陸秀夫遂背時…… 趙昺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新昌縣轄鎮。1950年設儒岙鄉,1956年改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改鎮,1992年由儒岙鎮、報國鄉、石磁鄉合并置鎮。位于縣城南,距縣城16公里。面積100.3平方公里,人口3.2萬。104國道過境。轄儒一、儒二、安山坪、足食堂、圳塍、后將、溪下、王渡溪、王渡里、胡塘、王渡口、橫板橋、五王、橫山、兢山、會墅嶺、芭蕉山、朱路、洪塘、雅張、地下坑、官元廟、后厚、西源、南山、黃泥丘、后村山、上里、庫頭山、東山、石磁、立莊、東家坑、后崗山、泄上、魚子坑、藤公山、橫渡橋、馬家溪、上八塢、治國塢、店基、屋沿坑、冷水坑、里岙、橫渡街、外岙、后路、里橋、甘灣、蟹坑、蒲棚、舊宅等53個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儒岙鎮被認定為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
2021年10月,儒岙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990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儒岙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月,儒岙鎮被確定為2020年紹興市閑置農房激活工作先進鄉鎮。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儒岙鎮位列第700名。
2014年7月,儒岙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6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儒岙鎮第四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5年1月,2004年度浙江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儒岙鎮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1928年分設儒岙鎮,姥東鄉。
1936年儒岙鎮改鄉,1950年分設儒岙、天姥、三聯三鄉。
1955年又并為儒岙鄉。
1956年鄉改鎮,1958年改置儒岙人民公社儒岙、南橫、三聯、天姥4個生產大隊。
1961年成立儒岙公社。
1983年改鄉。
1985年改儒岙鎮。
1992年儒岙,報國、石磁合并為儒岙鎮。
2006年長征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