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碧蓮鎮 | 隸屬:永嘉縣 |
區劃代碼:330324106 | 代碼前6位:33032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轄區面積:約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5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碧蓮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碧蓮社區位于永嘉縣西北部,東鄰大若巖鎮,南接橋下昆陽,西連巽宅鎮,北界巖坦潘坑、巖頭表山,距縣城42公里。四周環山,小楠溪橫貫中部,于中心鎮區一帶拓展…[詳細] |
碧蓮上村社區 | ~003 | 村莊 | 地處碧蓮自然鎮上首得名。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碧蓮上村,設立碧蓮上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新岙村 | ~202 | 村莊 | 新岙村地處鎮西南側,現有村民338戶,1207人,現有水田210畝,山園地40畝,山林地850畝,村民收入主要以農業、服務業為主。全村黨員43人,村兩…[詳細] |
澄田村 | ~203 | 村莊 | 村始居者鄭姓,取名鄭田,習慣寫成澄田,寓意碧水澄清灌溉良田,故名。…[詳細] |
魚倉村 | ~204 | 村莊 | 魚倉村人口1346人,位于小源的水流上,人員素質好,保證了水源的干凈,民風和諧。…[詳細] |
黃崗村 | ~210 | 村莊 | 村建崗麓,黃氏始居,故名。1949年8月稱碧蓮鎮黃崗行政村;1950年5月稱邵園鄉黃崗行政村;1956年4月稱碧蓮鎮黃崗農業社;1958年稱碧蓮鎮管理…[詳細] |
石湖村 | ~211 | 村莊 | 村中有相鄰三處湖塘,湖塘間石橋相連,故名。…[詳細] |
邵園村 | ~212 | 村莊 | 永嘉縣碧蓮鎮邵園村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有效改善邵園村的環境面貌,大力開展和諧新農村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效。
邵園村有人口2300余人,耕地7…[詳細] |
下嶺根村 | ~213 | 村莊 | 下嶺根村人口356人,位于碧蓮鎮以西、家庭和睦。…[詳細] |
梧岙村 | ~214 | 村莊 | 駐地梧岙,村處多梧桐樹德山岙,故名。1949年8月稱碧蓮鎮梧岙行政村(包括梧町、下嶺根);1950年5月稱邵園鄉梧岙行政村;1956年稱戰勝農業社;1…[詳細] |
后九降村 | ~217 | 村莊 | 后九降村位于永嘉縣山坑鄉的東北部,四面環山,海拔約600米,離縣城66公里。現居住戶數65戶,241人,在村勞動力70余人;有黨員16名,其中女黨員3…[詳細] |
槎川村 | ~221 | 村莊 | 槎川村位于山坑鄉境內,是通往大岙、溪下、應坑的必經之地,交通便利,自然風景優美,共155戶,812人,黨員29人。當地民風純樸,治安狀況良好,人口與計…[詳細] |
馱平村 | ~222 | 村莊 | 馱平村位于山坑境內,是通往大岙、溪下、應坑的必經之地,交通便利,自然風景優美,共260戶,664人,40個黨員,預備黨員1個。當地民風純樸,治安狀況良…[詳細] |
鄭莊村 | ~226 | 村莊 | 居民多姓鄭,故名。1949年5月稱湯店鄉鄭莊行政村;1954年曾劃歸碧蓮鎮,當年又劃歸湯店鄉;1958年稱湯店管理區鄭莊生產大隊;1961年稱山坑公社…[詳細] |
應坑村 | ~228 | 鎮中心區 | 始居應姓,坑水中流,故名。1949年8月稱界坑鄉應坑行政村;1950年10月稱應坑鄉應坑行政村;1956年應坑村更名新華農業社;1958年復名應坑生產…[詳細] |
爐山村 | ~229 | 村莊 | 爐山村位于永嘉西北部山區,應坑鄉的西面,東與章進岙村相鄰,南與半坑村交界,西與應巽宅鎮交界,北于界坑鄉相鄰,海拔高度600多米,距縣城76公里。全村林…[詳細] |
東莊村 | ~235 | 村莊 | 東莊村位于永嘉西北部山區,東與應坑村相鄰,南與山坑鄉大樹垟村交界,西與巽宅鎮交界,北于爐山村相鄰。全村共有東莊,橫垅,橫垅基,前山,東西坑,謝龍,濟下…[詳細] |
大岙村 | ~236 | 村莊 | 大岙村位于永嘉西北部山區,東與金益村相鄰,南與茶岙村交界,西與大柏村交界,北于溪下村相鄰。我村交通比較便利。是全鄉中心村,全村林地面積約13858畝,…[詳細] |
北溪村 | ~237 | 村莊 | 北溪村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我村是溪下鄉車輛來往必經之路,全村有林業用地面積8442畝,耕地面積279畝,其中水田230畝,旱地49畝,2…[詳細] |
金益村 | ~238 | 村莊 | 金益村位于永嘉縣本北山區,東與泮坑村相鄰,本與大岙村相伴。林地面積4438畝,耕地面積320畝,其中水稻250畝旱地70畝。村民戶數260戶,人口87…[詳細] |
大柏村 | ~239 | 村莊 | 大柏村位于永嘉西北部山區,東與大岙村相鄰,南與茶岙村交界,西與應坑鄉應介坑村交界,北于應坑鄉應介坑村相鄰。我村交通比較便利。全村林地面積約4042畝,…[詳細] |
茶岙村 | ~240 | 村莊 | 茶岙村位于永嘉西北部山區,東與金益村相鄰,南與潘坑鄉八畝村交界,西與應岙村交界,北于大岙村相鄰。我村交通比較便利7。是全鄉第二大的一個村,全村林地面積…[詳細] |
山川村 | ~243 | 鎮中心區 | 山坑村、巨川村各取一字,故名。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山坑村、巨川村、了烈村,設立山川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舟洋村 | ~244 | 村莊 | 歷史習稱舟洋,故名。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湯店村,大樹垟,設立舟洋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小渠村 | ~245 | 村莊 | 縣志載:“小瞿”村以一條小水渠得名。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新宅村、小巨村,設立小渠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應界坑村 | ~246 | 村莊 | 始祖應姓,村前有溪坑與鄰村為界,以姓、坑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縣志載:“位于城北四十五都,有延天臺、望蓮峰、龍頭巖、獨秀峰,并起如蓮花狀,故名邊蓮。”后人以小楠溪碧水澄清,望蓮山草木蔥籠,改名碧蓮,以碧蓮名鎮。
基本介紹:
碧蓮鎮位于永嘉縣中西部,1949年解放后建政為碧蓮鎮。根據清光緒《永嘉縣志》載,“位于城北四十五都,有延天臺,望碧峰,龍頭巖,獨秀峰,并起如蓮花狀,故名碧蓮。”明朝洪武己酉夏,劉基念族而五服,命駕來竭祖廟——永嘉郡祠贈一額,欣視溪水碧清,蓮山草木蔥蘢,遂賜村名為碧蓮。碧蓮原是碧蓮區公所駐地,東鄰大若巖鎮,南連昆陽鄉,西接茗岙鄉,北界山坑鄉、表山鄉,距縣城42公里,總面積44平方公里(其中山場4.31萬畝,耕地0.5萬畝),下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398戶,總人口20654人。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390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822萬元,農業總產值2087萬元,人均收入3281元,是小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碧蓮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碧蓮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1年8月,碧蓮鎮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應界坑亂彈)。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碧蓮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11年12月,第九批浙江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碧蓮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永嘉郡祠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碧蓮鎮上村。原名劉氏宗祠,系明初開國功臣劉基的世祖祠堂。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洪武元年(136
澄田陳氏宗祠位于碧蓮鎮澄田村南部,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澄田陳氏宗祠列入永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象義相古宅位于碧蓮鎮邵園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3年,象義相古宅列入永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應二椒山眾享堂位于碧蓮鎮應二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應二椒山眾享堂列入永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時屬清通鄉四十五都。
清后屬第十區碧蓮鄉。
民國時屬碧蓮區碧蓮鎮。
1949年仍為碧蓮鎮,1953年邵園鄉的地湊,湯店鄉的魚倉兩村并入,改設為碧蓮鄉。
1958年分設碧蓮、邵園管理區。
1961年碧蓮、邵園兩管理區合并,設碧蓮公社。
1984年復為碧蓮鄉。
1985年又改為碧蓮鎮,沿用至今。
碧蓮早香柚是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碧蓮鎮的特產。永嘉早香柚的果形端正,外觀呈葫蘆形,色澤橙黃,肉質脆嫩,甜多酸少,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維生素C含量居果中之冠,還被譽為“天然罐頭”。早香柚是永嘉縣農業科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