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縣碧蓮鎮邵園村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有效改善邵園村的環境面貌,大力開展和諧新農村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效。
邵園村有人口2300余人,耕地700畝,山林面積60余畝,分別栽種楊梅、紅柿、茶葉、板栗、雷竹和桑樹等。人均年收入2500元。
村支書邵煥坡不斷學習和嘗試致富的辦法,尋找一條促使韶園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比如種植板栗,他經過長久摸索,終于找到一種與往不同的培育板栗的方法,可以切實提高板栗的產量。他將這個方法介紹給村民,帶動了鄉親們一起致富。他還計劃帶領村民種植經濟效益頗高的雷竹,并已事先找好了穩定的雷竹銷路,據說,雷竹純收入每斤可達13元。
以邵書記為首的村一班人,帶領群眾積極參與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致力于改革創新。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方針,拓寬發展思路,制定了村民民主管理章程,全面實行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管理,工作盡職盡責。1999年村委決定架橋聯通碧蓮鎮,橋梁全長2。5公里。為籌措款項,鐘書記從朋友處借資,以個人名義贊助大橋建設。工程完工后,既方便了本村的對外交通,也促進了村經濟的發展。
邵園村在創建工作以及促使經濟社會整體優化發展方面,今后的工作目標和重點是:安裝自來水,解決村民的吃水困難問題;樹路燈、建造石碑公廁、鋪設水泥排污管道;加強綠化、引山泉灌溉;利用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建圖書閱覽室、乒乓球室、籃球場、休閑苑、老人活動中心,打造全面發展的和諧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