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越城區(濱海新區) | 隸屬:紹興市 |
區劃代碼:330602 | 代碼前6位:3306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4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4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街道、1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塔山街道 | 5.72萬人 | 5.6km2 | 塔山街道位于紹興市區東南部,是越城區政府所在地,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行政村,有近2萬戶家庭,6.5萬常住人口。轄區內…[詳細] |
府山街道 | 4.93萬人 | 14.82km2 | 府山街道位于紹興市區城西,地域面積14.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萬人,2.3萬戶,流動人口2.1萬人,轄5個村,10個城市社區,5個農村社區,13…[詳細] |
北海街道 | 11.23萬人 | 6.2km2 | 北海街道地處紹興市區西北面,為紹興市黨政軍機關所在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轄區面積6.2平方公里,紹興火車站,紹興汽車西站落戶轄區,連接省城杭…[詳細] |
城南街道 | 8.68萬人 | 12km2 | 越城區城南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1年8月,內設“三辦一中心”即:黨政辦、經發辦、社會事務辦、綜治工作中心。現有公務員29人,事業人員10人。
[詳細] |
稽山街道 | 6.99萬人 | 15km2 |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面積:15平方千米 代碼:330602006 郵編:312000大禹碑——稽山街道位于區境東部。全街道管理32個社區:鶴池社…[詳細] |
迪蕩街道 | 6.75萬人 | 7km2 | 迪蕩街道辦事處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面積:7.0平方千米 郵編:312000
迪蕩街道位于區境東部。全街道管理2個社區、1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詳細] |
東湖街道 | 3.78萬人 | 28.5km2 | 越城區東湖鎮位于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的東北郊,于2001年8月由原東湖鎮行政區域和原城東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合并后建立,全鎮面積28.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詳細] |
靈芝街道 | 8.78萬人 | 42.8km2 | 靈芝鎮位于紹興市“城市綠心”——鏡湖新區的核心區塊,是市級行政中心所在地,東臨袍江新區,西鄰中國輕紡城,南依紹興老城區,北靠濱海新城,104國道北復…[詳細] |
東浦街道 | 7.47萬人 | 31km2 | 浙江省紹興市鏡湖新區東浦鎮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西接亞洲最大的輕紡專業市場中國輕紡城,東臨風景秀麗的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北連國家級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詳細] |
鑒湖街道 | 3.64萬人 | 50.3km2 | 鑒湖鎮地處市區南部,1992年由南池、坡塘、城南三鄉合并而成,2000年7月由紹興縣劃入越城區。2001年8月越城區進行區劃調整,原鑒湖鎮劃分為城南街…[詳細] |
斗門街道 | 12.57萬人 | 42km2 | 紹興縣轄鎮。1949年置斗門鄉,后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5年改置鎮,1992年馬海、袍谷2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42平…[詳細] |
皋埠街道 | 5.75萬人 | 66.7km2 | 皋埠鎮系省級中心鎮,位于紹興市區東大門,地域面積66.7平方公里,轄6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6.07萬,耕地面積40029畝。地理位置重要,交通…[詳細] |
馬山街道 | 8.76萬人 | 41km2 | 紹興縣轄鎮。1949年置馬山鄉,后改公社,1985年改置鎮,1992年安城、豆姜2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41平方公里,人口5.1…[詳細] |
孫端街道 | 3.25萬人 | 32.27km2 | 孫瑞鎮相傳昔有孫瑞者居于此,地以人著,遂名孫瑞。民國二十一年(1932)建鎮,三十八年5月為鄉,1956年9月復鎮,1984年12月為建制鎮。
19…[詳細] |
陶堰街道 | 2.02萬人 | 31.5km2 | 陶堰鎮位于紹興市東郊,距市區16公里,是紹興市的東大門,被譽為“江南人才名鎮”。鎮域面積31.5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4萬人…[詳細] |
瀝海街道 | 5.88萬人 | 57km2 | 瀝海鎮地處上虞西北部,東與中國傘城崧廈鎮接壤,南與紹興袍江工業區隔江相望,西與紹興濱海工業區一衣帶水,北瀕廣袤的海涂,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民族英…[詳細] |
富盛鎮 | 1.68萬人 | 73.9km2 | 富盛地處山區,東接上虞,南鄰平水鎮,距縣城柯橋36公里,鎮域面積73.9平方公里,2003年6月行政村規模調整后,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周敬王三十年(前490)越王勾踐遷都建城于此得名越王城(越城)得名。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曾敗于吳國,求和。返國后重用范蠡、文種, 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 勾踐詳細信息++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著作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等。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抵制商人開始,我國長達兩千余年的封建傳統中,均以“士(這里的士,不是廣泛的知識…… 范蠡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越城區地處杭州灣南岸,是紹興市政治、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現轄1鎮16街道,實轄面積6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5萬,與浙江省首批“四大新區”之一紹興濱海新區雙向賦能、協同發展。已連續十六年榮膺省平安縣(市、區)稱號。2021年,全區生產總值1185.3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169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2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7772元和42508元。
越城是一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大禹、勾踐、王陽明、秋瑾、魯迅等名人輩出,被毛主席盛贊為“鑒湖越臺名士鄉”,9.09平方公里古城范圍內有各級文保單位73處,擁有越子城、魯迅故里、書圣故里、陽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越城區(濱海新區)上榜2024全國旅游百強區第63名。
2024年12月,2024中國社會治理百強縣(市、區)名單公布,越城區(濱海新區)上榜。
2024年11月,2024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區名單揭曉,越城區(濱海新區)位列第71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越城區(濱海新區)位列98位。
2024年8月,2024年度浙江工業大縣(市、區)名單公布,越城區(濱海新區)上榜。
2024年1月,越城區(濱海新區)被認定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旗)。
2024年1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命名越城區(濱海新區)定為2023年浙江省“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
2024年1月,越城區(濱海新區)被確定為2023年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優勝縣(市、區)。
2023年11月,越城區(濱海新區)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46。
歷史沿革:
因為范蠡所筑,故稱蠡城,又稱句踐小城、山陰城、子城。
隋開皇十一年(591),越國公楊素,以越州系其封邑,將郡城加廣至周圍45里,名曰羅城。
此后雖歷代皆有修葺,但城址未變,規模大體保持原樣。
城區初為越都,后一直為會稽郡、越州、紹興府和山陰、會稽兩縣之治所,并一度為南宋臨時首都和明末魯王監國之所。
南宋紹興府城置5廂、96坊;元代改廂為隅,設4隅、137坊,置錄事司掌之;明廢錄事司,4隅劃歸山陰、會稽兩
區劃: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濱海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