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塘村 | 隸屬:石塘鎮 |
區劃代碼:331125106218 | 代碼前6位:331125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清同治三年《云和縣志》載:“石塘古名石川,距城四十里,扼山川之險要,攬云境之咽喉!币螨埲獏R角谷口有座孤山,稱龍亭山,山水漩渦形成水塘,后人改聚落名石川為石塘。因村委會駐石塘自然村,村系以駐地自然村取名。2019年5月,石塘村、灘下村、石塘坑村合并一村,仍以石塘作為新村名取為石塘村。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石塘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
2021年11月,浙江省民政廳確認石塘村為第四批浙江省省級引領型農村社區。
基本介紹:
石塘村基本情況
石塘村位于云和縣東北部,為石塘鎮人民政府駐地,是一個古老的小集鎮。距縣城16公里,甌江南岸,緊鄰53省道,麗龍高速公路縱貫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共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36戶,418人。黨員名,原有耕地面積116畝,山林面積5200畝。2010年人均收入7049元。
該村的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發展代料香菇、茶葉為主,板栗、油茶籽為輔。石塘水電站建在境內,是國家重點工程緊水灘水電站的二級水力發電站,電能資源豐富,為當地工農業生產提供充足能源。原有耕地被建水電站征用淹沒。現有的主要分布在沿溪兩岸及壟谷坳塢中,主種水稻、香菇。林業用地管理制度完善,每年均可計劃
石塘古村坐落于離世界遺產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處美麗的小盆地中,周邊山巒青黛,中間一抹平疇,田園遼闊,溪流蜿蜒,稻浪金黃,村莊星布,擁有悠久而又光榮的歷史。從明洪武年間始祖李可求從福建移居此
石塘整編舊址群(含:東祝宗祠、芝陽會館、撫州會館、武狀元府第、智水仁山民宅、付家老屋、劉家老屋)位于鉛山縣,時代為1938年-1940年。石塘整編舊址群位于江西省鉛山縣石塘鎮石塘村,該舊址群
雙峰寨,又名石塘寨,坐落在仁化縣城西19公里的石塘鎮,始建清光緒乙亥年(1899年),竣工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李自勝籌金三萬,前后歷時12年建成,雙峰寨成長方形,石灰及青磚砌成,南
上饒集中營石塘舊址位于鉛山縣,時代為1941年-1942年。上饒集中營石塘舊址位于江西省鉛山縣石塘鎮石塘村坑背,包括勝春號、東祝宗祠、天和號、賴家行、松泰行、周氏宗祠、饒家宅院、林氏老宅、王
歷史沿革:
建國初建立石塘行政村,隸屬于石塘鄉。
1956年并入雙港鄉;1958年公社化時稱石塘生產隊雙港管理區;1961年隸屬于雙港公社體制下放時稱石塘大隊;1984年政設分設,改設石塘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雙港鄉;1992年擴并后隸屬于石塘鎮。
2019年5月,根據《云和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石塘鎮部分行政村規模調整的批復》(云政函〔2019〕35號),同意合并石塘村、灘下村、石塘坑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建立石塘村村
周邊相關:
石塘村附近有仙宮湖(云和湖仙宮景區)、云和梯田、云和江南畬族風情村、梅源梯田、云和王家祠堂、大坪農家樂等旅游景點,有云和黑木耳、云和雪梨、豆腐泥、長裙竹蓀、云和長裙竹蓀、云和木制玩具等特產,有甌江帆船制作技藝、木玩具制作技藝、農歷二十四節氣(梅源芒種開犁節)、畬族民歌、上宕功夫等民俗文化。
李仲生(1911—1984)男,仁化縣石塘鎮石塘村人。李幼時聰明好學,隨父學國畫書法。民國十九年(1930年),入廣州美專學習。民國二十年,入上海美專繪畫研究所,同年于杭州西湖寫生時結識日本油畫家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