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寧波市 > 余姚市 > 河姆渡鎮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鎮

[移動版]
地名:河姆渡鎮隸屬余姚市
區劃代碼:330281111代碼前6位:330281
行政區域:浙江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浙B
長途區號:0574 郵政編碼:315000
轄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2.4萬人
人口密度:約369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河姆渡社區~001鎮中心區
河姆渡: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黃公,避居浙東,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該山后稱黃墓山,姚江渡口稱黃墓渡,至清末才稱河姆渡。…[詳細]
羅江村~200鎮鄉結合區
河姆渡鎮羅江村位于河姆渡鎮最東面,西接小涇浦村,南連蘆山寺村,北臨慈江,東與寧波市江北區接壤,距河姆渡遺址3公里,寺慈公路、古乍線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詳細]
蘆山寺村~201鎮鄉結合區
以蘆山寺得名,故名。1949年初為江中鄉三、四、六保。1950年為羅江鄉三、四、六村。1956年為江中鄉先鋒、勝利高級社。1961年為羅江公社王其弄、…[詳細]
小涇浦村~202鎮鄉結合區
河姆渡小涇浦村由原來的李家、平橋、新浦以及原浪墅橋村的楊石堂自然村組成一個行政村。東鄰羅江村、蘆山寺村,南瀕姚江,西接江中村,北濱慈江。總面積2.8平…[詳細]
江中村~203鎮中心區
江中村概況 江中村位于余姚市城區東南17公里,是河姆渡鎮政府所在地,為鎮中心村。東鄰小涇浦村,南濱姚江與車廄村隔水相望,西接翁方村,北瀕慈江與三…[詳細]
翁方村~204鎮鄉結合區
以翁、方兩姓得名,故名。1949年初屬江中鄉十二、十三、十四保。1950年為江中鄉四、五村。1956年二村合建勤豐高級社。1961年為江中公社翁家、張…[詳細]
河姆渡村~205村莊
位于河姆渡渡口南側,故名。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黃公,避居浙東,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該山后稱黃墓山,姚江渡口稱黃墓渡,至清末才稱河姆渡![詳細]
車廄村~206鎮鄉結合區
車廄村概況 車廄村地處河姆渡鎮南,有姚江、杭甬高速公路、甬梁線穿境而過。全村面積6.3平方公里。全村山林面積15000多畝,土地面積1490…[詳細]
五聯村~207鎮鄉結合區
五聯村位于余姚城區東南21公里,處在河姆渡鎮最南端,轄區東南接車廄村,西南與陸埠鎮交界,區域總面積1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4畝,山林面積10…[詳細]
東澄村~208鎮鄉結合區
東澄村概況 東澄村位于余姚城區東南19公里,處在河姆渡鎮東南4公里。該村東與河姆渡村相連,西接車廄村,北瀕姚江,與小涇浦村隔岸相望,總面積約…[詳細]

地名由來:

河姆渡: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黃公,避居浙東,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該山后稱黃墓山,姚江渡口稱黃墓渡,至清末才稱河姆渡。

夏黃公 又稱黃石公,原來姓崔名廣,字少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一說本是齊國人,因隱居夏里修道而得名。秦漢之際一位著名隱士,與隱士綺里季,東園公,甪里并稱為“商山四皓”。秦末天下大亂,四位老人為躲避戰亂而隱居商山。漢高祖曾召夏黃公入廷…… 夏黃公詳細信息++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基本介紹:

河姆渡鎮地處浙東沿海,余姚市東首,境內有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全鎮總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2.3萬,下轄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水陸交通便捷,距寧波機場、北侖港口35公里,滬杭甬高速公路、杭甬運河均穿境而過。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原0中央總-國家主席-同志親筆提名的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和擁有1200年歷史的蘆山禪寺等使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迅猛發展,現已形成了農業以茭白為支柱、工業以不銹鋼為龍頭的兩大主導產業,是中國茭白之鄉和華東地區不銹鋼生產基地。鎮內郵電通信、電力供水、醫療衛生等基礎設備完備,環境整潔,社會穩定。今天,河姆渡人正以飽滿的熱情,全力打造一個歷

+查看詳細河姆渡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河姆渡鎮位列第836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河姆渡鎮位列第826位。

2021年10月,河姆渡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864位。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河姆渡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14年7月,農業部認定河姆渡鎮為第四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古址茭白)。

文化旅游: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位于浙江省余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遺址發現于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農民在村東北修建排澇站時偶然發現的。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鎮浪墅橋村,距余姚約25公里。館名由國家主席親筆題寫,是為研究和保存河姆渡遺址文化而于1993年5月建成開放的遺址性博物館。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東南沿海最早

禪悅寺

禪悅寺位于河姆渡遺址西南十多里的禪余山南麓車廄岙,占地兩千余平方米。建于五代,后晉天福元年(936)敕賜“禪悅寺”額。禪悅寺曾三毀四建,最后一次改建于清光緒三年(1877)。現存高大恢宏的大

東澄遺址

東澄古文化遺址位于與河姆渡文化遺址隔姚江相望,距離僅二點五公里的河姆渡鎮東澄村,處在姚江南岸僅五百米處。該遺址整體面積約在近萬平方米以上,文化層厚度約八十公分左右。1979年,在該遺址采集到

鲞架山遺址

鲞架山遺址坐落在余姚市河姆渡遺址東北方向1.5公里處,向東約2公里越過姚江北岸的死明山余脈就進入寧波市轄區。遺址北靠海拔60米的葛山(其東段當地習稱鲞架山),往南延伸至王其弄的一片狹長水稻田

+查看更多河姆渡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河姆渡原名黃墓渡以黃公墓而得名,南宋《寶慶四明志》(1227年刊)已有黃墓渡的記載。

歷代官方史志均有黃墓渡、黃墓市、黃墓山、黃墓坊的記載。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墓”逐漸變成了“河姆”,最早用文字記載“河姆”兩字的是康熙五十七年的《蘆山寺志》:“黃墓,俗訛河姆。

”《民國慈溪縣新志稿》則黃墓市和河姆鎮同時出現。

1950年6月,慈溪縣人民政府把北渡口定名為“羅江鄉第六村河姆渡自然村”。

南渡口則被定名為“河姆

+查看詳細河姆渡鎮歷史沿革>>

河姆渡茶葉

河姆渡鎮地處浙東沿海,北部為平原,南部為山區地帶,氣候溫暖濕潤,擁有山林4.6萬畝。近些年來,我鎮緊緊圍繞茶葉產業發展要求,大力改造低產茶園,實施保護地栽培,在引進新品創建品牌,推進綠色有機化進程做了


以下地名與河姆渡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级在线 | 亚洲专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原创私拍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