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斗門村 | 隸屬:馬渚鎮 |
區劃代碼:330281106207 | 代碼前6位:3302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光緒《余姚縣志》:陡亹(men)壩在燭溪鄉,邑西二十五里。明嘉靖間修建,后廢。清同治二年重建。習寫斗門堰,村以堰名,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斗門村上榜。
2021年12月,斗門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斗門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斗門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馬渚鎮斗門村位于馬渚鎮東大門,東接陽明街道,南接姚街弄村,西至廟前村,北接馬槽頭村。區域面積4.5平方公里。
斗門村有原斗門村,九功寺村兩個行政村于2001年5月合并而成。全村有大成房、山前、中胡、里胡、桑家、黃巷、大戴家、小戴家、菁江山、河東、河西、高街沿、馬巷、毛家13個自然村。全村有農業戶數1315戶,人口3530人,外來人口3500人,常住人口7030人。其中因婚嫁入我村苗族姑娘1人。
斗門村現有耕地3183畝,山地180畝,總農用土地3363畝。本村耕地以產量為主,專業禽畜養殖大戶2戶,養殖基地40畝,淡水養殖塘35畝。
本村水陸交通方便,
歷史沿革:
1949年為云樓鄉一保、豐樂鄉五、六、七保。
1961年為斗門公社馬巷、戴家、九功寺大隊。
1981年為斗門公社斗門、九功寺大隊,1983年為斗門鄉斗門、九功寺村民委員會。
1992年斗門鄉并入馬渚鎮,2001年4月斗門、九功寺兩村合并為馬渚鎮斗門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斗門村附近有河姆渡遺址、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黃賢森林旅游區、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等旅游景點,有余姚楊梅、余姚榨菜、余姚咸蛋、余姚皮蛋、余姚茭白、余姚甲魚等特產,有余姚剪紙、四明內家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藝、余姚草編技藝、胡氏中醫外科、余姚筍干菜腌制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馬渚鎮·斗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