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陽明街道 | 隸屬:余姚市 |
區劃代碼:330281004 | 代碼前6位:3302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轄區面積:約53.5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4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城市社區 | ~016 | 主城區 | 新城市社區位于余姚主城區西北部,東至西石山路,南至陽明西路,西至玉立路,北至勝山西路,轄區總面積0.48平方公里。下轄四個居民住宅小區,分別是新城市花…[詳細] |
長安社區 | ~017 | 主城區 | 長安社區現有總轄區面積0.68平方公里,有樓群233幢,住戶4522戶,常住人口1.21萬人。下轄12個黨支部,3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24人(其中…[詳細] |
富巷社區 | ~021 | 主城區 | 富巷社區位于余姚市城區西北部,東臨長城路以北、舜水北路以西,南至豐南橋陽明西路,西至西石山北路,北至蕭甬鐵路余姚段。轄區內有樓群198幢,居民5008…[詳細] |
陽明社區 | ~022 | 主城區 | 陽明社區,地處余姚市中心區塊,南望龍泉山,依陽明西路,北至南河沿路,東接新建路,西連舜水北路。占地面積約0.5平方公里,總戶數2668戶,總人口685…[詳細] |
勝山社區 | ~023 | 主城區 | 勝山社區位于余姚城區西北部,東臨中江,南至后青門江,西靠舜水北路,北面緊依勝歸山,勝歸山歷史悠久,社區之名因此而得。社區成立于2002年,現有總轄區面…[詳細] |
龍泉社區 | ~024 | 主城區 | 龍泉社區位于老余姚北城區的西北部,龍泉山四周,東以新建路為界,南臨姚江,西至中江,北至陽明西路,包括路北一部分,轄區總面積0.67平方公里,社區境內因…[詳細] |
舜水社區 | ~025 | 主城區 | 舜水社區位于城區西部,距街道駐地0.5公里。因紀念我國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先驅余姚“四先賢”之一朱舜水得名。2002年6月由鴛鴦南路、寺后路、西石山路三個…[詳細] |
富巷社區 | ~026 | 主城區 | 以老富巷新村小區得名,故名。2002年7月由富巷新村、鴛鴦北路、長城路、長生路四個居委合并為富巷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12月為陽明街道富巷社區居民…[詳細] |
錦江社區 | ~027 | 主城區 | 以錦江華園小區得名,故名。2007年成立錦江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老方橋社區 | ~028 | 主城區 | 老方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中江社區 | ~029 | 主城區 | 中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廟弄村 | ~200 | 主城區 | 村內有龍王堂、廟堂側有弄,故名。1949年初為豐山鄉三、四保。1950年為豐南鄉三、四村,即三村是下畈、東跳頭、溪頭、邵家,廟弄。四村是石家、畚箕灣、…[詳細] |
豐山前村 | ~201 | 主城區 | 陽明街道豐山前村位于余姚市城區西北部,由上畈、下畈、陳巷、跳頭、豐山腳下等五個自然村組成。北靠豐山,南至蕭甬鐵路,西接廟弄村,東臨西江,境內周東一級公…[詳細] |
康山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康山村地處余姚市區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區域面積3. 5平方公里。東靠北郊村,南臨豐山前村,西隔姚江與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橋村。交通發達,梁周一級…[詳細] |
二高村 | ~203 | 主城區 | 系沿用合作化時所建第二高級社而得名,故名。…[詳細] |
豐南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陽明街道豐南村位于城西,地處豐山以南而得名“豐南”。村域范圍:東起經濟開發區,西與馬渚鎮交界,北至蕭甬鐵路,南到姚江北岸,面積2.54平方公里。這里是…[詳細] |
群立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群立村地處余姚市陽明街道西側,為城郊結合部,以境內文革時“立新”、“群聯”而命名,東與廟弄村相接,南與豐南村為鄰,西與馬渚接壤,北與潘巷、畈周相連,境…[詳細] |
梁堰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梁堰村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西北,區域面積4.5平方公里,總戶數1536戶,總人口4078人,有外來在冊人口1012人。全村現有耕地3893畝,山林919…[詳細] |
旗山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旗山村位于余姚城西,余禾公路中段。由點兵山,東宅,佃屋,小佃屋,毛家橋,佃莊,谷家堰,石家,董家,大屋,壽房,舊宅,半路橋,雙池頭,肖家15個自然村組…[詳細] |
潘巷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陽明街道潘巷村位于余姚市中心城區西北片,轄區總面積為2.33平方公里,下轄8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62戶,總人口2108人(其中外來人口5…[詳細] |
畈周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畈周村位于陽明街道豐北北麓,由何高岙、岙岱口、葉家山(獅古岙)、太平橋、陶家、畈周六個自然村。現有人口2511人,940戶人家,10個村民小組,0黨員…[詳細] |
北郊村 | ~210 | 主城區 | 北郊村地處勝歸山北側,中國塑料城西側,梁周公路東側,屬城市規劃內,中國塑料城展館及倉庫、舜宇集團、大豐集團、西摩公司、江豐新材料公司等一大批我市規模骨…[詳細] |
新橋村 | ~211 | 主城區 | 陽明街道新橋村:東鄰北郊、南接康山、西與梁堰村相連、北與姚北工業園區隔山相望,陽明工業園區覆蓋新橋,周一級公路、舜宇路縱橫穿越;總面積3.63平方公里…[詳細] |
芝山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陽明街道芝山村位于陽明街道的西北側,東鄰旗山村 梁堰村,西鄰方橋村 西街村,南鄰豐樂村 潘巷村 北鄰姚駕橋村.村域面積約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詳細] |
西街村 | ~213 | 城鄉結合區 | 地處方橋西街,故名。1949年初為開元鄉二、三保。1950年為方橋鄉二、三、八村。1956年為方橋、紅星高級社。1961年為西街、前孫、后孫、嚴巷、葉…[詳細] |
姚駕橋村 | ~214 | 村莊 | 陽明街道姚駕橋村座落于陽明街道西北長冷江中心,居民均分布在長冷江畔,村委設在長冷江西岸油車弄村自然村,離街道辦事處約十四公里,東鄰梁堰、芝山村,西接西…[詳細] |
方橋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方橋村原系方橋鎮集鎮中心,原屬姚西重鎮,2003年5月撤鎮并入陽明街道,西與馬渚鎮鄰村相接,北接朗霞鎮相鄰,東屬原來北鄉相接余姚市集鎮市場,覆蓋面積3…[詳細] |
豐樂村 | ~216 | 城鄉結合區 | 由原豐樂鄉得名,故名。1949年初為豐樂鄉一、二、五、六保。1950年為豐樂鄉一、六村,開元鄉五村。1956年為方橋鄉新建、建勝、黎明高級社,開元鄉連…[詳細] |
地名由來:
紀念明代大思想家、政治家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
王守仁(1472~1529),中國明代哲學家,心學唯心主義集大成者。字伯安,號陽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學說思…… 王守仁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陽明街道行政區域面積53.5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3萬人,外來人口8.55萬人,轄有20個村(社)、8個社區和1個居委會,有21所中小學校。2009年,陽明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工業新型化、農業產業化、商貿特色化、城鄉一體化、社會法治化”的工作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在應對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合力攻堅中破解難題,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一、致力于保增促調,經濟運行好于預期:
(1).工業經濟企穩回升。2009年,全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172.86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90.78億元、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陽明街道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鄉鎮(街道)。
中國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陽明街道:紀念明代大思想家、政治家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
文化旅游:
倪宗正故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武勝門路78、82號,由武勝門路82號的清暉佳氣樓和78號倪宅組成。倪宗正,字本端,號小野。弘治十八年考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武選員外郎,后調至廣東南雄任知
管家弄史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管家弄84號,翰林房與黃家墻門間。民居坐北朝南,由前后兩個院落組成。墻門開于南墻正中,石庫門框,檐頭瓦當、滴水錯落有致。前院由正廳及左右單披兩廂組成,
武勝門路蔡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社區武勝門路,坐北朝南,原格局依中軸線為臺門、主樓及兩廂樓。現存臺門及主樓,四周圍以高墻。以建筑風格判斷為清末民居建筑。臺門開于南墻正中,置兩扇板門,面板用竹條
欞星橋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龍泉山北麓青少年宮東南處,俗稱明星橋,始建于宋元豐元年(1078)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原址位于學弄東首學宮處。上個世紀80年代遷于此處。橋東西橫臥于旱地
管家弄邵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管家弄117號,坐北朝南,正廳及西面側屋圍合成一小庭院,后樓與正廳在一條中軸線上。正廳及西面側屋為清代時期建筑,后樓為邵氏后代在民國時期的后續建筑。正
歷史沿革:
1949年為陽明鎮;1950年為陽明區;1956年為余姚鎮;1992年豐南、豐北、城北鄉劃入余姚鎮;2001年撤余姚鎮,分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街道,原余姚鎮西北地段為西北街道;2003年老方橋鎮并入;2006年更名為陽明街道。
區劃: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陽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