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寧波市 > 海曙區 > 石碶街道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石碶街道

[移動版]
地名:石碶街道隸屬海曙區
區劃代碼:330203009代碼前6位:330203
行政區域:浙江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浙B
長途區號:0574 郵政編碼:315000
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12.73萬人
人口密度:約3744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9個社區、15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東方社區~003主城區
東方社區地處石矸街道政治經濟中心,東臨石矸北路,南朝34省道,西邊與鄞州大道為界,北至機場路,現主要有東方閣、北路二村、香梅家園等小區,面積40多萬平…[詳細]
石碶社區~005主城區
石碶新區居委會是寧波“雙擁”模范鎮、寧波出口創匯重點鎮、寧波市文明鎮、寧波市衛生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新區居委會成立于1997年10月,其地域東至塘西…[詳細]
麗洲社區~006主城區
轄陽光麗園、江南綠洲兩小區,名取一字而得名,名麗洲社區。…[詳細]
新區社區~007主城區
因是新建立的社區,故名“新區”。1997年10月,成立新區居委會。2010年6月,更名為新區社區居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亦然。…[詳細]
錦麗社區~008主城區
因轄區內有“錦源里小區”和“櫟和佳苑小區”,各取一個字“錦”和“櫟”(諧音“麗”),故名。…[詳細]
建莊社區~009主城區
建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汪源社區~010主城區
取轄區內旺源小區的名字諧音,故名汪源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金海塘社區~011主城區
金,寓意財富。海塘,寓意避風港,故名。自2020年7月批復命名以來一直使用至今。…[詳細]
江上社區~012主城區
江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石碶村~200主城區
唐太和七年(833)鄞縣縣令王元暐此地建行春碶,第四年被沖塌,王元暐將碶向東移百米,并用石頭建筑,俗稱“石碶”,隨之亦為地名。…[詳細]
塘西村~201主城區
地處南塘河西邊,縮寫為“塘西”。元時形成聚落,即名塘西。1949年5月后,建塘西村,1956年,成立塘西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衛星(古林)公社第五…[詳細]
雅渡村~202主城區
村中有雅渡橋,故名。北宋時形成聚落,建雅渡橋后,即名雅渡。1956年,為燈塔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衛星(古林)公社第六大隊燈塔耕作隊。1961年6…[詳細]
馮家村~204城鄉結合區
該行政村中最大的自然村為馮家,故名。明時形成聚落,即名馮家。1949年5月建馮家村。1957年,成立兩聯高級農業社。1958年10月為衛星(古林)公社…[詳細]
后倉村~205城鄉結合區
后倉村地處寧波市郊區,距寧波櫟社機場1.5公里,34省道1公里,杭甬高速公路入口3公里。全村總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711.4畝,由東邊、…[詳細]
黃隘村~206城鄉結合區
村民主姓黃,明朝從寧波下白沙四富堰村遷來,形成聚落,其東邊形成一條狹長的小街(俗稱“隘”),故名“黃隘”。…[詳細]
聯豐村~207城鄉結合區
聯合起來獲得豐收,縮寫為“聯豐”。南宋形成聚落,形成橋頭里、李家、花廳等自然村。1949年5月,為櫟社鄉一村、三村。1956年,建聯豐高級合作社。19…[詳細]
星光村~208城鄉結合區
1957年,曙光、東升、光明等3個初級社合并成立高級社,取各社名中一字,“升”諧化為“星”,故名“星光”。…[詳細]
櫟社村~209城鄉結合區
此地曾有櫟樹環繞的社稷臺,故名。南宋形成聚落,即名櫟社。1949年5月后,建櫟社村。1956年,建四聯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衛星(古林)公社第七大隊…[詳細]
汪家村~210城鄉結合區
汪家村位于石矸街道西大門,地處寧波市郊,東與櫟杜村相連,西與車河渡村相連,東依雅戈爾大道,北依機場路,機場出口處緊靠何家自然村。全村由汪家、何家、姜沈…[詳細]
東楊村~213城鄉結合區
明朝,楊仁爽從今橫溪鎮楊山村清塘自然村遷來發族,老大楊顒,老二楊碩,成家后分居,楊顒為本村楊氏始祖,居東邊,故此地名東楊。…[詳細]
橫漲村~216城鄉結合區
村邊奉化江水沿小河橫(奉化江為“直”)漲入村,故名。…[詳細]
西楊村~218城鄉結合區
明朝,楊仁爽從今橫溪鎮楊山村遷來發族,老大楊顒,老二楊碩,成家后分居,楊碩為本村楊氏始祖,居西邊,故名“西楊”。…[詳細]
上王村~219城鄉結合區
宋以降,先后有兩支王姓在此定居,形成村落,居河流上游的自然村名上王,居河流下游的自然村名下王。上王自然村戶多人眾,故行政村名上王。…[詳細]
車何渡村~220城鄉結合區
2004年4月,北渡與車何兩村合并,合“車何”與“渡”為名。…[詳細]

地名由來:

此地有用石頭建筑的碶,即行春碶,俗名石碶。

基本介紹:

鄞州區石碶街道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城市浙江省寧波市的南郊,緊鄰寧波市新汽車南站,轄區內有寧波國際機場、寧波輕紡城市場,滬杭甬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214省道、鄞縣大道、鄞州大道、機場專用公路穿境而過,是寧波市重要的“形象窗口”。街道區域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9.3平方公里),下轄16個行政村、3個居民會、1個漁業社。2005年底,全街道共有常住人口4.9萬,外來流動人口5.8萬。

隨著改革地不斷深化,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上級黨委、0的正確指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全力以赴,積極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2005年,街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2億元,實現財政總收

+查看詳細石碶街道概況>>

榮譽排行: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石碶街道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星光沈氏宗祠(沈光文紀念館)

沈氏宗祠(沈光文紀念館)位于海曙區石碶街道星光村。1992年9月3日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沈氏宗祠位居街中心,周圍有保佑觀,曲轅坊,瑞光樓,常樂寺等歷史遺跡。宗祠黑墻青瓦,烏漆臺門。大門

楊尚書第

楊尚書第位于海曙區石碶街道西楊村后岸自然村,以結構判斷,為明代建筑,于民國時曾修繕。主體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10.57平方米,合院式,南北中軸線依次:門屋、照壁、正廳、后堂。 門屋為單檐硬山

聚魁里石牌坊

聚魁里牌坊位于海曙區石碶街道西楊村風棚廟前,明代建筑。是一座二柱一間單檐歇山頂全石結構。通高4米,面寬3.45米。正脊設吻獸,雙坡屋面筒瓦騎縫,檐前鑿瓦擋滴水,四角挑檐平緩,柱頭與橫枋間飾斗

“七鄉勝地”牌坊

“七鄉勝地”牌坊位于海曙區石碶街道橫漲村西北端,牌坊坐北朝南,為二柱單開間單檐歇山頂石筑。通面闊2.42米,高2.32米。根據現存牌坊的建筑結構及形制分析,系明代建筑。歇山頂翼角起翹平緩,正

歷史沿革:

唐太和七年(833),王元暐在此地修建石碶,至南宋碶邊形成聚落,始稱石碶村。

宋屬光同鄉、桃源鄉,元、明、清因之。

1946年9月設塘碶鄉、櫟社鄉。

1950年5月,塘碶鄉分設塘碶、塘西兩鄉,櫟社鄉分設櫟社、橫漲兩鄉。

1956年6月塘碶、櫟社,橫漲3鄉合并為櫟社鄉,塘西鄉并入建設鄉。

1958年10月,櫟社鄉分為塘碶、櫟社、橫漲3個大隊,原塘西鄉改為塘西大隊。

1959年2月塘碶、塘西合并為石碶管理區。

19

+查看詳細石碶街道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石碶街道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