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諸暨市 | 隸屬:紹興市 |
區劃代碼:330681 | 代碼前6位:3306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級市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231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1.8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街道、17個鎮、1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暨陽街道 | 29.67萬人 | 82.4km2 | 暨陽街道,自唐以來,歷代均為州治、縣治所在,建國后設為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2001年11月區劃調整中撤鎮改為暨陽街道。
暨陽街道交通便捷…[詳細] |
浣東街道 | 7.61萬人 | 115km2 | 浣東街道成立于2001年11月,轄2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和1個社區,區域面積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970畝,其中水田29866畝,旱地4103…[詳細] |
陶朱街道 | 11.5萬人 | 94.98km2 | 陶朱街道地理位置優越,設有浙贛鐵路客運站和貨運站及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總區域面積94.98平方公里,調整后轄21個行政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518…[詳細] |
暨南街道 | 5.16萬人 | 79.3km2 | 因位于暨陽城南部而得名。1948年為董村、新壁、鳳儀等鄉。1949年5月為街亭鄉。1950至1951年分為蘆山、龍山、浮塘、新南、新中、新北6鄉。19…[詳細] |
大唐街道 | 14.63萬人 | 81km2 | 因境內昔有大唐庵,先后設了大唐庵鎮、大庵鎮。2019年與草塔鎮合并成立大唐街道。…[詳細] |
應店街鎮 | 3.3萬人 | 117.97km2 | 應店街鎮位于諸暨市西北部。總面積117.97平方公里,16483戶,48943人。轄57個村民委員會,14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應店街村距市區中心16…[詳細] |
次塢鎮 | 3.32萬人 | 97.2km2 | 次塢,本作茨塢。因當地有山名茨峰,早年塢中多生荊茨而得名。次塢鎮東鄰浦陽,南接應店街鎮,西連富陽,北界杭州,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杭金公路和興建中的…[詳細] |
店口鎮 | 12.9萬人 | 105.7km2 | 店口鎮位于諸暨市北部,素有“五金之鄉“稱譽,總面積10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萬,外來人口超5萬,轄69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小城鎮建成區面積近…[詳細] |
姚江鎮 | 4.32萬人 | 源自“姚公埠”和浦陽江的合稱。故名。1949年為明鏡、農改、農權、農安鄉。1950年將明鏡鄉改為民鏡鄉。1956年4月民鏡鄉并入民聯鄉,同年10月改名…[詳細] | |
山下湖鎮 | 2.6萬人 | 42.56km2 | 山下湖鎮是聞名全國的珍珠之鄉,位于諸暨市東北部,全鎮總面積42.56平方公里,總人口30448人,有3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先后榮獲“全國小城鎮建設…[詳細] |
楓橋鎮 | 6.3萬人 | 楓橋以楓溪得名,楓溪是一條風光綺麗的山溪,上源有二,東源黃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楓橋鎮南大竺園附近會合,始名楓溪。隋朝時,曾在楓溪渡口架橋建驛站,稱…[詳細] | |
趙家鎮 | 2.17萬人 | 96.44km2 | 趙家鎮位于諸暨市東北部,會稽山脈西麓,東與紹興縣、嵊州市接壤,距紹興市和諸暨市中心均為25公里,諸嵊公路穿鎮而過,與紹大公路相連,鎮域面積96.44平…[詳細] |
馬劍鎮 | 1.11萬人 | 118km2 | 馬劍鎮位于諸暨的最西端,駐村馬劍村,距市區32公里,與富陽、桐廬、浦江三縣市相交,屬丘陵山區。全鎮區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共有人口19…[詳細] |
五泄鎮 | 1.14萬人 | 39.38km2 | 五泄鎮位于諸暨西部,距市區15公里,境內有馳名中外的國家級旅游景點??五泄風景區。2001年鎮域面積39.38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5469人,…[詳細] |
牌頭鎮 | 3.97萬人 | 87.65km2 | 牌頭地處諸暨西南部,北距諸暨市區14.5公里,南離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僅48公里,是諸暨的南大門,素有“婺越要沖”之稱。全鎮區域面積87.65平方公里,轄…[詳細] |
同山鎮 | 1.07萬人 | 55km2 | 同山鎮位于諸暨市西南部,屬山區鎮鄉,南、西與浦江縣相連,距市區中心35公里。2001年,鎮域面積55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總戶數8348戶,人口2…[詳細] |
安華鎮 | 3.08萬人 | 61.83km2 | 安華鎮地處浙江省諸暨、義烏、浦江三縣(市)交界,為諸暨南大門,總面積61.83平方公里,轄4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全鎮人口3.49萬。改革開放以來,…[詳細] |
璜山鎮 | 2.34萬人 | 2.5km2 | 璜山鎮位于諸暨市東南部,距市區18.5公里。境內群山連綿,形成大片丘陵地帶。開化、龍泉兩江隨山流轉,自南向北縱貫全境。交通便捷,公路分別與諸暨城區、嵊…[詳細] |
陳宅鎮 | 9252人 | 78.93km2 | 陳宅鎮地處諸暨東南部,距市區中心25公里,省道諸東線穿鎮而過,交通便捷;正常水面330畝、總庫容1.027億立方米的省大型水庫----石壁水庫在其境內…[詳細] |
嶺北鎮 | 6930人 | 66km2 | 嶺北因地處東陽市西峴山大嶺之北而稱“峴北”,后稱“嶺北”。東、南接東陽市,西毗義烏市,北鄰陳宅鎮。鎮域面積66平方公里,轄30個村民委員會,43個自然…[詳細] |
浬浦鎮 | 1.34萬人 | 55.6km2 | 浬浦鎮位于諸暨市東南部,距市區中心18公里,總面積55.6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人口21423萬。省道諸東線和市道諸陳公路、?舞公路…[詳細] |
東白湖鎮 | 1.7萬人 | 198km2 | 東白湖鎮位于諸暨市東南部,由原陳蔡鎮、斯宅鄉撤并后新建,距市中心18公里。鎮域面積198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總人口37499人。2004年,全鎮…[詳細] |
東和鄉 | 9547人 | 64.46km2 | 東和鄉位于諸暨市東南部,東鄰陳蔡鎮,南鄰澧浦鎮,西鄰浣東街道,北鄰楓橋鎮,趙家鎮。1956年為東和鄉,1958年屬楓橋公社,1961年設置東和公社,1…[詳細] |
地名由來:
秦置始設諸暨縣,1989年設市;因界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另說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于此,定名諸暨,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另據《中國地名辭源》:市沿縣名,越語地名,諸意為主、王,暨為蝌蚪,即蛙主或蝌蚪之王,得名于古越人的部落名稱。
基本介紹:
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隸屬紹興,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現轄5個街道、18個鎮鄉、553個村居,戶籍人口108萬,常住人口約150萬。202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546.6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財政總收入154.8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2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77473元、46535元。
諸暨是一座臨杭之城,區位優越、開放包容。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東接柯橋、嵊州,南界東陽、義烏,西毗浦江、桐廬,北鄰蕭山、富陽,是杭州都市圈核心區成員。浙贛鐵路、滬昆鐵路、杭長高鐵聯通南北,杭金衢高速、諸永高速、紹諸高速貫穿全境,是全國首個擁有繞城高速的縣級市。坐高鐵到杭州只需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2025全國GDP百強縣發布,諸暨市位列第14位。
2025年2月,2025新型工業化標桿縣名單發布,諸暨市上榜。
2024年12月,2024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名單公布,諸暨市名列第27名。
2024年12月,2024中國社會治理百強縣(市、區)名單公布,諸暨市上榜。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名單公布,諸暨市上榜。
2024年11月,2024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諸暨市位列第14位。
2024年9月,入選2024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第99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諸暨市位列68位。
2024年8月,2024年度浙江工業大縣(市、區)名單公布,諸暨市上榜。
歷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設諸暨縣,屬會稽郡。
新莽時改疏虜縣,東漢初復舊名。
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分立漢寧縣,吳改漢寧為吳寧。
隋文帝開皇間(589-600)廢,并入諸暨。
唐光啟中改為暨陽。
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復稱諸暨,屬越州。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升諸暨為州。
至正十九年(1359)改為諸全州。
明洪武二年(1369),又改為諸暨縣。
明清屬紹興府。
1914,屬會稽道。
16年廢道,直屬浙江
區劃: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