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父村,村名源于革命烈士宣俠父。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店口鎮西部,東臨浦陽江,西靠杭塢山,南接直埠鎮,北望次塢鎮,茅湄公路穿村而過。由長瀾、姚家墩、陳姜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農戶1283戶,總人口3625人,耕地面積2929畝,其中水田2547畝,旱地382畝.2011年全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00957.76萬元,其中農業3645.70萬元,工業182310.18萬元,三產14282.44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816.39萬元,人均純收入29780元。
俠父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記錄宣俠父光輝一生的宣俠父故居、宣家祠堂。長瀾長弄堂見證了曾經的繁華;杭塢山上記載著越王勾踐、清皇康熙之遺跡,山上坑塢寺香火旺。
宣俠父原名堯火,號劍魂。1923年在杭州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0員。宣俠父曾為“左聯”秘密盟員。“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宣俠父奉-電召到西安,任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專門從事-上層人士的-工作。1938年7月,被-軍統局特務組織秘密殺害于西安。
杭塢山。或作坑塢山。杭烏山位于諸暨市北部。海拔583.8米。為湄池鎮與次塢鎮之界山,更為諸暨北部之屏障。《康熙諸暨縣志》中記載:“諸暨為縣,左浣江,右長山……由五泄而雞冠諸山,亙五十馀里,又當漁櫓山之北,復參天而起,是曰抗烏山,實為縣之后屏。抗烏之后,西則道林諸山,東則紫巖諸山,犬牙鸞翥,而大江出其中。大抵縣治坐漁櫓,外屏抗烏,面白巖(巢句),內案苧蘿諸山。”《乾隆諸暨縣志》稱杭烏“綿亙花山、義安、紫巖三鄉。山勢雄峻,縣北之鎮”。
杭塢山上的“坑塢寺”于2008年開始重新修建。建成后將更名為“三德寺”。該工程總建筑面積約2425平米,總造價約1800萬元,為2008年諸暨市市級工程。建成后將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僧聊房、火房、方太辦公室、會議室、左右廂房、鐘鼓樓、客房及配電房。
近年來,俠父村依托本村資源,重點發展農業和針織業,涌現出了姚漢江等種糧大戶和遠洋服裝有限公司、力源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村兩委會班子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先后開展道路亮化和硬化工程、自來水接入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致力于將俠父打造成生態村、宜居村、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