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集鎮 | 隸屬:五河縣 |
區劃代碼:340322101 | 代碼前6位:3403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C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轄區面積:約1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許場村 | ~200 | 鎮中心區 | 許場居委會位于新集鎮東,南至淮河大堤,東至郜大家湖下畝大田,北至五蚌公路。許場居委會總人口4884人,農種耕地6300畝。許場居共1040戶,73個黨…[詳細] |
新集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新集居委會,位于新集鎮南面,五蚌路貫穿而過,東臨李八村,西與新臺、三岔毗鄰,緊靠小周,南與王場、吳場、鳳陽接壤,全局幅員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詳細] |
王場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1984年由王場大隊更名為王場村村民委員會,相傳明朝時期,本村有幾戶王姓村民在此打場,后定居于此,故而得名。…[詳細] |
李八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李八村位于新集鎮區東部,沿306省道,東臨頭鋪,南有王場,共有耕地8360畝,總人口5100人,共有1160戶。有十個村民小組,共有黨員66名。
…[詳細] |
許林村 | ~205 | 村莊 | 許林村位于新集鎮北部,與雙河村、馬橋村相鄰,東邊為雙河,西為馬橋,北面為洼李。全村耕地面積4300畝,水田面積2400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450戶,…[詳細] |
三岔村 | ~206 | 村莊 | 三岔村位于新集鎮西南部,南面緊靠淮河,西與本縣大新鎮毛灘村接壤,東面與張溝村北面與沈塘村相依,五蚌公路貫穿全境,全村幅員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3…[詳細] |
赤龍村 | ~207 | 村莊 | 赤龍村位于新集鎮北側,東、南、西由小周村相繞,北與許林村相鄰。全村耕地面積2300畝,其中水田面積850畝,林地面積300畝。有十個村民小組,總戶數…[詳細] |
小周村 | ~208 | 村莊 | 小周村位于新集鎮西部2公里處,東與頭鋪鎮劉馬村相鄰,南與新臺居三岔村接壤,西與沈塘村相連,北與胡拐、許林、民族村赤龍唇齒相依。新信路、新澮路穿村2公里…[詳細] |
姚管村 | ~209 | 村莊 | 姚管村位于新集鎮西部,西南部與大新鎮接壤,北部與皇廟鎮相鄰,東部與沈塘村相連,新信路穿村而過,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1025戶,3832人,全村幅員面…[詳細] |
沈塘村 | ~210 | 村莊 | 沈塘村位于新集鎮西部三公里處,東與小周村相接,南與三岔村相連,西與姚管村接壤,北與馬橋村相鄰,新澮路、淮澮路穿村近2公里,時莊水泥路2.5公里穿村而過…[詳細] |
馬橋村 | ~211 | 村莊 | 馬橋村位于新集鎮西北角,東與許林村相鄰,南與沈塘村相連,西與澮南鎮盛橋村接壤,北與潘圩村唇齒相依。淮澮路穿村而過,全村幅員面積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詳細] |
雙河村 | ~212 | 村莊 | 雙河村位于新集鎮北7公里處,南與赤龍相鄰,西與潘圩村大楊接壤,北與小圩鎮四陳村澮南片相連,東隔張家溝與頭鋪鎮薛咀相望。全村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詳細] |
潘圩村 | ~213 | 村莊 | 潘圩村東臨雙河村,南臨馬橋村,西臨澮南鎮的桑廟村,北面是淮洪新河,三王路縱貫全境。全村共有耕地面積5274畝,全部是水田。全村共有14個村民組,總戶數…[詳細] |
地名由來:
新集鎮是清末武秀才王新承領頭興建,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由于新集處在臨淮關下游,蘇皖官員常有路過,各業商人云集,市場繁榮,因街道順河面建,曾名順河鎮。1954年順河鎮被洪水沖毀,1956年改遷淮河堤北,恢復舊名——新集。
基本介紹:
五河縣新集鎮位于淮河北岸,五河縣城南22公里,距蚌埠市52公里,內有306省道貫穿,南臨淮河與鳳陽相望,北接小圩,東連頭鋪,西與大新、皇廟接壤,全境東西寬13.5公里,南北長13.5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1萬畝,轄14個行政村(居),現有總有口5.2萬人,駐地中心鎮區劃面積為5平方公里,建成面積2.6平方公里,居民1.8萬人,4500余戶,城鎮化水平為34.6%。
新集鎮是清末武秀才王新承領頭興建,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由于新集處在臨淮關下游,蘇皖-常有路過,各業商人云集,市場繁榮,因街道順河面建,曾名順河鎮。1954年順河鎮被洪水沖毀,1956年改遷淮河堤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新集鎮為2022年度安徽省衛生城鎮。
2020年4月,新集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新集鎮位列第988名。
2014年7月,新集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1942年由地方人民武裝-淮澮大隊(后改編為縣獨立團三營)在淮北一帶拉游擊時所開辟的澮南區,隸屬泗五靈鳳縣;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建政時沿襲原地名。
1955年區劃調整,更名為新集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組建新集公社。
1965年設區劃社時,又恢復了新集區。
1969年撤區并社,在區劃內分設新集、安淮、三沖、臨北四個公社,至1980年恢復區制時,再置新集區。
1992年3月,撤區并鄉鎮,安淮鄉、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