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集鎮 | 隸屬:遷西縣 |
區劃代碼:130227106 | 代碼前6位:130227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B |
長途區號:0315 | 郵政編碼:064300 |
轄區面積:約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馬蹄峪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馬蹄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石莊子村 | ~201 | 村莊 | 石莊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劉莊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南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張莊子村 | ~203 | 村莊 | 張莊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集村 | ~204 | 鎮中心區 | 相傳很久以前的新集村柳樹成蔭,而得名柳樹城。永平府一官員曾暫住此地,次日,天未亮就被早起外出趕集的村民吵醒,為解百姓之憂,這位官員在此設立集市,取名“…[詳細] |
魏莊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魏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泉莊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姚莊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姚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東吳莊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東吳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小傅莊村 | ~209 | 村莊 | 小傅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陳金溝村 | ~210 | 村莊 | 陳金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學房峪村 | ~211 | 村莊 | 明代建村。因該村有一私塾(俗稱私房),借此去村名學房峪。…[詳細] |
洪峰寺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洪峰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李莊子村 | ~213 | 村莊 | 李莊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順水安村 | ~214 | 村莊 | 清初建村。村邊有一馬鞍形的山嶺,嶺北之水入灤河,嶺南之水入還鄉河。故此取村名為順水鞍。為了簡便,后把“鞍”寫成“安”。…[詳細] |
松木莊村 | ~215 | 村莊 | 明代建村。因當時村西有一棵古老的大松樹,好像搭起的帳棚,故借此取村名松棚莊。清代改為松木莊。…[詳細] |
北港村 | ~216 | 村莊 | 北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碾各莊村 | ~217 | 村莊 | 碾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十字口村 | ~218 | 村莊 | 十字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后峪村 | ~219 | 村莊 | 后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代各莊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代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北巨峪村 | ~221 | 村莊 | 北巨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巨峪村 | ~222 | 村莊 | 南巨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山溝村 | ~223 | 村莊 | 長山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言前峪村 | ~224 | 鎮鄉結合區 | 言前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富源村 | ~225 | 村莊 | 富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崗村 | ~226 | 村莊 | 明初燕王(朱棣)掃北時,有三個軍人在此落居建村。村周圍有四個落土崗,如四個龍頭向四外張望。該村坐落在四個“龍頭”中間的土崗上,如四條龍的龍身在此盤臥。…[詳細] |
干柴峪村 | ~227 | 村莊 | 干柴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崗村 | ~228 | 村莊 | 明初燕王(朱棣)掃北時,有三個軍人在此落居建村。村周圍有四個落土崗,如四個龍頭向四外張望。該村坐落在四個“龍頭”中間的土崗上,如四條龍的龍身在此盤臥。…[詳細] |
林家峪村 | ~229 | 村莊 | 林家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孫家峪村 | ~230 | 村莊 | 孫家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潘杖子村 | ~231 | 村莊 | 代后期,潘氏由遷安縣遷此定居。因當時搭了帳篷居住,遂以姓氏取村名潘帳子,后簡寫為潘仗子。…[詳細] |
南臺村 | ~232 | 村莊 | 南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董村 | ~233 | 村莊 | 北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董村 | ~234 | 村莊 | 上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河東寨村 | ~235 | 村莊 | 河東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的新集村柳樹成蔭,而得名柳樹城。永平府一官員曾暫住此地,次日,天未亮就被早起外出趕集的村民吵醒,為解百姓之憂,這位官員在此設立集市,取名“新集”。
基本介紹:
遷西縣轄鎮。1953年建新集鄉,1958年屬聯星公社,1961年建新集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1995年西崗鄉并入。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97平方公里,人口2.7萬。野(雞坨)興(城)、古(冶)榛(子鎮)公路過境。轄新集、富源、十字口、碾各莊、松木莊、順水安、李莊子、代各莊、洪豐寺、學房峪、陳金溝、小傅莊、東吳莊、言前峪、長山溝、東張莊、南劉莊、石莊子、馬蹄峪、河東寨、北董莊子、上董莊子、林家峪、潘杖子、孫家峪、干柴峪、北港、后峪、魏莊、東崗、西崗、南臺、南巨家峪、北巨家峪、姚莊、泉莊3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商貿、輕工、建材、農機修造、膨潤土、飲食服務等。農業主產玉米
歷史沿革:
1946年前屬遷安縣,1947年設遷西縣時劃入第七區,1953年5月建新集鄉,1958年10月為聯星(新集)公社新集大隊,同年12月隨公社并入遷安縣,改稱新集管理區,1961年6月復歸遷西縣,建新集公社,1982年公社改鄉,為新集鄉,1988年6月撤鄉設鎮,為新集鎮,1996年1月西崗鄉并入新集鎮,此后一直沿用此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