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蜀山鎮 | 隸屬:無為市 |
區劃代碼:340225108 | 代碼前6位:340225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B |
長途區號:0553 | 郵政編碼:238300 |
轄區面積:約5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萬人 |
人口密度:約7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蜀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蜀山社區位于蜀山鎮的中心位置,東與集中村相連,西與鳳凰村相鄰,北邊連著仁泉村,南邊與西河水域相接,是蜀山鎮鎮政府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所在地,省道軍二路從本…[詳細] |
黃姑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黃姑社區位于蜀山鎮西北角,毗鄰廬江縣,縣道軍二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素以“石枝、石花、石猴、石鵝管”四絕之稱的泊山洞就坐落在轄區內。轄區內有七連圩…[詳細] |
百勝社區 | ~003 | 特殊區域 | 蜀山鎮百勝社區位于蜀山鎮西北、國家級森林公園天井山森林公園山腳下,轄區內石礦資源豐富,天一、金龍、海峰三石礦座落在轄區內。轄區總人口5768人,耕地面…[詳細] |
集中村 | ~200 | 村莊 | 集中村位于蜀山鎮最東邊,與泉塘鎮接壤,軍二路貫穿全程,交通非常便捷,是蜀山鎮的東大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村總人口3785人,耕地面積3536畝,9個…[詳細] |
仁泉村 | ~201 | 村莊 | 我們仁泉村是由原張李、仁泉兩村于2006年5月合并而成,處于蜀山鎮中東部,東與泉塘鎮臨河村接壤,北接百勝社區,南連蜀山社區與鎮政府毗鄰,嚴鳳路和蜀百路…[詳細] |
鳳凰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鳳凰山村位于蜀山鎮西南,北依鳳凰山、鳥寇山,南臨西河,西與“江淮獨秀”——泊山洞風景區相鄰,省道軍二路與市道銀崗路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境…[詳細] |
新安村 | ~203 | 村莊 | 蜀山鎮新安村位于無為縣蜀山鎮西南,南與本縣鶴毛鄉一橋相連,西鄰廬江縣白湖鎮一河相望,銀崗路南北貫穿而過,西河東西穿村流淌。現有耕地面4172畝,人口3…[詳細] |
白湖村 | ~204 | 村莊 | 白湖村座落在蜀山鎮西部,與白湖農場接壤,所轄2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785畝,人口3533,共有黨員81名,9個黨小組。我村至目前為止,在各級黨委的…[詳細] |
蘇疃村 | ~205 | 村莊 | 蘇疃村:位于蜀山鎮最西端,與廬江縣接壤,和白湖農場隔河相望,南鄰黃姑社區、北鄰白湖村。總面積5.8平方公里。全村17個村民組,715戶,3053人。耕…[詳細] |
德和村 | ~206 | 村莊 | 德和村位于蜀山鎮中西部,嚴鳳路穿村而過,東接仁泉村。相距鎮政府中心區僅為1公里,交通地理優勢十分明顯。
德和村轄區面積約為7平方…[詳細] |
雙泉村 | ~207 | 村莊 | 雙泉村座落在蜀山鎮中部,與周家大山林場接壤,所轄2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795畝,3465人口,共有黨員87名,其中女黨員3名,9個黨小組。我村至目…[詳細] |
拾聯村 | ~208 | 村莊 | 拾聯村位于無為縣蜀山鎮南邊,東與洪巷鄉龍泉村相鄰,南與鶴毛鄉橋頭村接壤,西河、郭公河環抱該村,水資源豐富,屬典型的沿江圩區。村內轄19個自然村,人口2…[詳細] |
楊橋村 | ~209 | 村莊 | 蜀山鎮楊橋村位于蜀山鎮東北,國家級森林公園天井森林公園山腳下,轄區內資源豐富,轄區總人口3186人,耕地面積3210畝,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棉花、茶葉等…[詳細] |
花橋村 | ~210 | 村莊 | 蜀山鎮花橋村是全縣第四批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的行政村,我村位于蜀山鎮西部,老百勝境內,其中林地1050畝、耕地3451畝,總戶數965戶、總人口3460人…[詳細] |
關河村 | ~211 | 村莊 | 關河村位于無為縣蜀山鎮西北邊陲,東與花橋村相鄰,南與花橋、石崗村接壤,西接廬江白湖農場,北邊與居巢相鄰。村內轄24個自然村,人口3267人,耕地面積3…[詳細] |
石崗村 | ~212 | 村莊 | 蜀山鎮石崗行政村位于蜀山鎮西,西至白湖農場,北至居巢區壩鎮,東至國家級森林公園,資源豐富,環境優美,人杰地靈。我村總人口3311人,耕地面積3595畝…[詳細] |
湖東村 | ~213 | 村莊 | 湖東村位于蜀山鎮西邊,與白湖農場接壤,轄區內資源豐富,轄區人口3962人,耕地面積3217畝,12個自然村。主要農作物水稻,棉花、茶葉、荸薺等。改革開…[詳細] |
地名由來:
鎮東北角平原有一座小土山,過去人們一直稱它為獨山,后又將“獨”字改為“蜀”字,鎮以山名。
基本介紹:
蜀山鎮位于無為西南部,西與廬江縣白湖鎮相鄰,東與泉塘鎮一脈相連,北與巢湖毗鄰,南與洪巷鄉、鶴毛鄉隔水相望。蜀山鎮距縣城35公里,到長江碼頭18公里,省道軍二路穿鎮而過,且三縣交界。全鎮有山有圩,鎮西北以丘陵山地為主,地勢呈西高東低,山脈相連,綿綿不斷。東南地勢平坦,絕大多數為圩區。全鎮人口6.7萬人,總面積128.89平方公里,下轄14個建制村,3個社區,耕地面積66960畝,水面積13767畝,丘陵及山場面積8162畝。
蜀山鎮自然資源及礦產資源豐富,圩區多為潛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質厚、耕作層有機質含量高,適宜種植水稻、荸薺。丘陵山區主產山芋淀粉、茶葉、蠶桑和果林。圩內水系發達,河渠溝叉
文化旅游:
泊山洞位于無為西南蜀山鎮境內的下泊山,距縣城38公里,地處無為、廬江、巢湖交界處,軍二公路橫亙山下,交通十分便利。泊山洞是形成于億萬千萬年前的古老的石灰巖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子人
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蜀山公社,由蜀山、建成鄉組成。
1962年劃出黃姑公社。
1983年是蜀山區公所駐地,1992年撤區并鄉,蜀山鎮(不含拾聯村)與建國鄉、百勝鄉、黃姑鄉(不含新安村)合并,成立新蜀山鎮。
1995年劃出建國鄉、百勝鄉。
1999年撤鄉設百勝鎮。
2006年百勝鎮整建制地劃入蜀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