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養賢鄉 | 隸屬:宣州區 |
區劃代碼:341802201 | 代碼前6位:3418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皖P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轄區面積:約11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河社區 | ~001 | 村莊 | 新河社區位于養賢鄉北部,社區黨支部現有0黨員34人,其中女黨員6名,黨支部書記劉道才,黨支部委員共三人社區組織機構健全,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民主法治建設…[詳細] |
仁義社區 | ~002 | 鄉中心區 | 仁義村是原仁義村、野橋村及仁村灣街道合并而成,是養賢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東依水陽江,南接石山、軍塘村,西連大山庵、寶圩村,北傍張埂村。全村占地面…[詳細] |
張埂村 | ~200 | 村莊 | 張埂村位于養賢鄉政府以北1公里,南與仁義村接壤,北接新河村,東至水陽江,西連寶圩村,322省道穿境而過,總面積20平方公里。全村現轄41個村民組,19…[詳細] |
石山村 | ~202 | 村莊 | 石山村位于養賢鄉東南部,全村總面積16平方公里,總人口5215人,轄41個村民組,農戶1266戶,轄區經濟主要以種植業為支柱產業,其中以種植水稻為主體…[詳細] |
寶圩村 | ~203 | 村莊 | 寶圩村位于養賢鄉西北部,全村總面積16平方公里,總人口5645人,0黨員140人,其中女黨員14名,總支部書記王萬年,委員共3人,下轄兩個黨支部,16…[詳細] |
大山庵村 | ~204 | 村莊 | 大山庵村位于養賢鄉東部,總人口2800人,轄22個村民組,農戶678戶轄區.322省道線沿南北方向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區位優勢明顯。 …[詳細] |
軍塘村 | ~205 | 村莊 | 宣水路穿境而過,寬敞的水泥路平坦而整潔,一排排二層小樓掩映在山水的懷抱之中,這便是軍塘村,一個與宣城城市融為一體的村莊。軍塘村位于養賢鄉東南,距城區1…[詳細] |
幸福村 | ~206 | 村莊 | 幸福村位于養賢鄉西北部,全村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3895人,轄15個村民組,農戶1201戶,0黨員79人,其中女黨員7名,總支部書記強躍進,…[詳細] |
天成村 | ~207 | 村莊 |
天成村位于養賢鄉東北部,總人口3130人,轄18個村民組,農戶763戶,。轄區經濟主要以種植業為支柱產業,其中以種植水稻為主體經濟作物,以種植油菜…[詳細] |
新河村 | ~209 | 村莊 | 新河村位于養賢鄉北部,總人口4605人,轄23個村民組,農戶1128戶,0黨員60人,其中女黨員6人,黨總支部書記任海金,委員共3人,下轄兩個黨支部,…[詳細] |
地名由來:
據說三國時期,宣城是東吳屬地,孫權在此筑圩,并時有耕地13000畝,作為吳王孫權母親吳國太的養老田,故名養賢圩。南宋初期,大批官宦顯貴南遷,這里擴展成為達官名士的封地,又稱養仕圩。數百年后,面積擴大圩埠并進,更名養賢聯圩。
基本介紹:
養賢鄉位于宣城市北郊、水陽江西側,面積118.3平方公里、人口4.1萬人。貫穿養賢全境的“322”省道通向南京,皖贛鐵路繞鄉而過,水陸交通方便。
其政府所在地距宣城市區15公里、距南京市區145公里,皖贛鐵路巷口橋車站臨養賢鄉南端邊界。養賢鄉教育、醫療及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水電供應充足,擁有110kv變電所一座和自來水廠4個,日供水量可達8000噸。
養賢鄉工業發展迅猛,外商投資辦廠踴躍,私營企業異軍突起,逐漸形成了融橡膠、造船、化工、建材、皮件為一體的工業發展體系。該鄉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
文化旅游:
官塘湖景區坐落于宣城市宣州區養賢鄉,養賢是中國養老發源地,所以稱之為養賢。景區距市區16公里,距宣城北高速出口9公里,商合杭高鐵、滬渝高速銅南宣高速穿境而過,連通上海、湖州、杭州、合肥四大都
歷史沿革:
明代洪武年間為仁義鄉。
民國期間為養賢自治公所。
1958年屬油榨公社(初稱三八公社)。
1961年設養賢公社。
1983年6月,置養賢鄉。
2002年1月,新河鎮并入養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