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女兒橋村 | 隸屬:浮山鎮 |
區劃代碼:340722111203 | 代碼前6位:3407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范圍內村莊女兒橋而得名。
基本介紹:
女兒橋村是由原鞠隱村和燈塔村合并而成,位于浮山鎮南端,南與會宮鄉毗鄰,西與義津鎮接壤,全村現有1233戶,總人口4741人,耕地面積5051.1畝,林地面積1916.05畝,水面933.3畝。村級水泥路基本已通至全村各村民組,在村級的努力下,2008年新建成了一座連接白會路的過河大橋直通外界,使得群眾的出行更加方便;在村領導班子的協調努力下, 村內也由過去傳統的種植模式轉變為種養結合模式,轉為養殖水產和禽豬為主,年出欄豬2000頭以上;浮山鎮唯一一所初級中學————鞠隱中學座落村內,全村的電話、有線電視普及達到96%以上,在年底前爭取自來水入戶達到90%,村內民風純樸、民富安穩,到處是一片繁榮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女兒橋村被評選為2023-2025年度樅陽縣文明村鎮。
歷史沿革:
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光明大隊、燈塔大隊屬浮山人民公社;1982年光明大隊更名為鞠隱大隊,隸屬不變;1984年體制改革,鞠隱村、燈塔村屬浮山鄉;1992年2月鞠隱村、燈塔村屬浮山鎮;2005年燈塔村、鞠隱村合并為女兒橋村,屬浮山鎮至今。
周邊相關:
女兒橋村附近有漢武文化生態園、浮山景區、青山石屋寺、白云巖、浮山國家地質公園、渡江戰役中線指揮部舊址等旅游景點,有樅陽媒鴨、樅陽大閘蟹、樅陽黑豬、樅陽粉蒸肉、姚崗媒鴨、云泉苦蕎麥糊等特產,有東鄉武術、陸家灣老龍燈會、銅陵牛歌、銅陵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