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向陽村 | 隸屬:浮山鎮 |
區劃代碼:340722111202 | 代碼前6位:3407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取居民積極向上、陽光之意,故得名。
基本介紹:
向陽村在2005年由原向莊村和聯盟村合并而成,總面積9.7平方公里,東與浮渡村交界,南與女兒橋村相連,西與太平村相接,北與錢橋鎮為鄰。全村正式黨員82人,分為兩個黨支部,第一支部41人,第二支部41人。全村轄44個村民組,現有戶數1252戶,總人口4405人,村內耕地4960畝,林地1790畝,村內交通網絡全覆蓋,原浮山的唯一要道潘浮路穿村而過,村內的各村民組都有水泥路直通,現與錢橋鎮的連接要道-----錢浮過河橋正在修建當中,建成后浮山與錢橋到時只是一橋之隔。村內電話、有線電視覆蓋達到98%以上,自來水入戶達到100%,浮山的傳統老街道---向陽街也位于該村境內,村內群眾富裕、民情穩定,正在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向陽村被安徽省林業局授予2023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2023年5月,向陽村被評選為2023-2025年度樅陽縣文明村鎮。
文化旅游:
子華墩遺址長270米,寬87米,面積為19000平方米。東西走向,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南三面為農田,高出地面約3米。文化層厚1–2.5米,有大片紅燒土堆積,從地表及斷壁采集有陶器鼎足、口
歷史沿革:
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聯盟大隊、向莊大隊屬浮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聯盟村、向莊村屬浮山鄉;1992年聯盟村、向莊村屬浮山鎮;2005年向莊村、聯盟村合并為向陽村,屬浮山鎮至今。
周邊相關:
向陽村附近有子華墩遺址、漢武文化生態園、浮山景區、青山石屋寺、白云巖、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樅陽媒鴨、樅陽大閘蟹、樅陽黑豬、樅陽粉蒸肉、姚崗媒鴨、云泉苦蕎麥糊等特產,有東鄉武術、陸家灣老龍燈會、銅陵牛歌、銅陵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