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樅陽鎮 | 隸屬:樅陽縣 |
區劃代碼:340722118 | 代碼前6位:3407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轄區面積:約90.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5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6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新華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79年5月,位于樅陽縣城鬧市區,轄區范圍東至東寺巷、朝陽巷,西至康衢巷,南至長河護城路,北至鳳凰山路。轄區內有住戶1309戶,…[詳細] |
建設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建設社區簡介
建設社區位于樅陽縣縣城中心,共有7個居民小區,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勞動就業局、教育局、鹽業公司、供電局、樅陽中學、新華…[詳細] |
光明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光明社區簡介
光明社區位于中心城區,轄區內有水利局、縣保健院、縣氣象局、池州長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個企事業單位,樓群大院32個,常住居民約…[詳細] |
蓮花湖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蓮花湖社區是2000年8月7日經樅陽縣民政局批準設立的,于2009年10月25日掛牌成立。辦公地點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獅峰山小區菜市場綜合樓三樓,轄區面積…[詳細] |
勝利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勝利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79年4月,座落在縣城的西南面,是老城區。所轄區域至前進街以北,康衢巷以西,區域面積1平方公里。轄區內有2個居民組,現有戶籍人…[詳細] |
前進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前進社區居委會概況
前進社區設立于2000年8月,于2009年9月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舉產生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領…[詳細] |
湖濱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湖濱社區概況
湖濱居委會位于樅陽縣樅陽鎮渡江路9號,系樅陽縣委縣政府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置,具有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的蓮花畔。社區居委會…[詳細] |
下樅陽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樅陽縣樅陽鎮下樅陽社區位于縣城長江路,轄區范圍西起航運公司,東至長河糧庫,南至長江、長河岸線、北至銀塘路以南,面積2.5平方公里,機關企事業單位15家…[詳細] |
石嶺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石嶺居委會概況
石嶺社區座落樅陽縣城北部,位于渡江路東側,轄區范圍東依金山大道與下樅陽居委會、旗山居委會毗連;西臨連城湖畔;南…[詳細] |
蒲洲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蒲洲居委會簡介
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蒲洲居委會坐落在縣城東部,北依幕旗山,南臨長江,風景秀麗,長江路、東湖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三國時…[詳細] |
老莊社區 | ~011 | 鎮鄉結合區 | 樅陽鎮老莊社區于2005年7月原樅陽鎮老莊村改建成立,位于縣城渡江北路兩側,東鄰長安村,南至旗山社區,西接石嶺社區,北接沿河村,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社…[詳細] |
石磯頭社區 | ~012 | 特殊區域 | 石磯頭社區位于樅陽鎮東部,共有2個居民小區,有郵政、醫院、農合信用社等7家行政企事業單位。其范圍廣,人口多,轄區內有居民863戶、1769人。在上級黨…[詳細] |
旗山社區 | ~013 | 鎮鄉結合區 | 旗山社區因層巒疊翠的幕旗山而得名。18個居民組,現轄21個自然村莊,2600人,占地2.7平方公里。社區支委班子由4人組成,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詳細] |
小缸窯社區 | ~014 | 鎮鄉結合區 | 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小缸窯居委會位于樅陽縣城西大門毗鄰安慶郊區,距縣城約 5公里,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約3千畝,可養殖水面約2千畝,其中自然形成…[詳細] |
連城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連城村位于縣城西郊,西南部與安慶市宜秀毗鄰,東部與縣紡織工業園接壤,北部靠銅安公路,屬菜子湖水系,圩內地勢平坦,有耕地面積3500畝,精養魚池150畝…[詳細] |
沿河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樅陽鎮沿河村地處樅陽鎮北邊,村內有縣綜合園區和縣城規劃區交會,南與老莊居委會相鄰,西與石嶺導委會接壤。全村共有625戶,人口2647人,轄12個村民組…[詳細] |
展望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展望村是樅陽鎮的東大門,南臨長江,北依長河,面積9.88平方公里。轄6個片,30個村民組,總人口0.3247萬人。1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黨員50名,…[詳細] |
雙龍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樅陽鎮雙龍村是在2005年3月份由龍窩和石龍兩個貧困村合并而成,坐落縣城長江東出口,距縣城大約5公里,巍巍長江大堤圍繞全村東西南三方,號稱“兩圩一賽”…[詳細] |
戚磯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戚磯村東臨長江,北邊與長河村接壤,南邊有樅陽縣第一紡織廠、戚磯煤庫、化工廠和東方造船廠,西邊與雙龍村毗鄰。面積約有4平方公里,人口3780人,耕地面積…[詳細] |
郭橋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郭橋村位于樅陽鎮東北部,距樅陽城區約10公里,東南與山鎮接壤,北與官埠橋鎮相接,西與本鎮大青山村相鄰。村設黨總支1個,下設支部2個,黨小組13個,黨…[詳細] |
大青山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大青山村座落在樅陽縣城東北部,是由原九龍、何祖莊、橋頭三村合并而成,居郭橋、五一、古塘、青龍村之中,以山青水秀而聞名遐邇,村內35個村民組,700余戶…[詳細] |
五一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五一村在2005年3月是由原汴泗、麥元、北圣、高崗四個小村合并而成。東連石磯頭,南依長河、西、北毗鄰古塘、大青山兩村。黃石公路穿過原高崗、麥元兩村,縣…[詳細] |
古塘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古塘村位于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由原新圩、羹膾、老古塘三村合并而成,下轄30個村民組,670戶,2500余人。村域面積約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2400…[詳細] |
青龍村 | ~211 | 村莊 | 青龍村在2005年3月由原青龍、劉莊村合并而成。東連大青山,南毗古塘,西依黃羹開發區,北鄰官埠橋鎮。黃石公路橫穿我村,縣城古塘開發區,黃羹開發區已延伸…[詳細] |
長安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樅陽鎮長安村地處城北,村內有縣綜合園區和縣城規劃區交會,樅桐大道穿村而過,南與老莊居委會相鄰,北與開發區新樓村接壤。全村共有525戶,人口1889人,…[詳細] |
長河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樅陽鎮長河村位于樅陽縣城東門,城郊結合處,交通便捷。全村有43個村民組,3951人,黨總支下轄兩個支部,86名黨員。其中預備黨員一名,建黨對象三名。全…[詳細] |
中南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中南村:地處鐵銅鄉北部,占地面積3560畝,其中耕地2450畝,水面560畝。…[詳細] |
新豐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新豐村位于鐵銅鄉南面,村部大樓于2009年12月建成,建筑面積270m², 投資16萬元。全村面積2.88km²,設立黨總支,現有…[詳細] |
慶豐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慶豐村:位于鐵銅鄉東北面,村部大樓于2007年11月建成,建筑面積240平方米,工程投資11萬元。全`村面積4.05km2,設立黨總支,現有黨員88人…[詳細] |
江頭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江頭村位于鐵銅鄉東北面,村部于1976年建成,屬危房,有裂縫,磚土結構。全村面積1.83km,設立黨總支,現有黨員50人。下設兩個黨支部:勝利黨支部和…[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轄區坐落于長河(又名樅川河)北岸,水北為陽,故得名。
基本介紹:
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是樅陽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為樅陽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東接本縣OU山鎮、西依安慶市郊、南鄰桐城鱘魚嘴、北與本縣官埠橋鎮毗連。面積90.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713畝,轄14個村民委員會,12個居委委員會,人口9.394萬。
[名勝古跡] 樅陽鎮(原名城關鎮)是古老的歷史古鎮,菜子湖之水流經城南出口達長江,古稱“舒口”,為舒、桐、廬、懷、潛等縣的漕米集散處,歷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和商埠。漢為樅陽縣治,梁陳為樅陽郡治,南宋末一度為桐城縣治,為桐城四大名鎮(樅、湯、孔、練)之一。鎮文物古跡有漢武射蛟臺、落箭墩;晉樅陽縣令陶侃洗墨池、惜陰亭(運甓亭),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樅陽鎮被評選為2023-2025年度樅陽縣文明村鎮。
2022年1月,樅陽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20年4月,樅陽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20年3月,樅陽鎮入選第七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名單。
文化旅游:
陳昌秋宅位于樅陽縣樅陽鎮戚磯村東南面座南組陳家座居民陳家富住房以東5米,年代為1925年,占地面積507.3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為樅陽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基四周外
高洼韋家山窯址位于樅陽縣樅陽鎮郭橋村高洼組韋家山(原前峰村部西側),年代為宋,占地面積546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為樅陽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外,向東、南、西、北各
何氏家廟即青山何氏宗祠,又稱“敦睦堂”。它坐落在樅陽鎮大青山村(原何祖莊村)南部的葉莊。它坐北朝南,面朝高崗,北靠飛蛾山、大青山;東邊有佛寺嶺環護;西邊有筆架山、盤龍山邐迤,大青山來水流過門
茅草垏烈士墓,占地面積175平方米。為正定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東、南、西、北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7米。
陳可亭烈士墓,占地面積58平方米。為正定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東、南、西、北各3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5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前為樅陽鎮。
1958年公社化時為城關人民公社。
1961年改名為城關鎮。
1992年2月,改城關鎮為樅陽鎮。
2021年撤銷原樅陽鎮、鐵銅鄉,設立新的樅陽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