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岸區 | 隸屬:重慶市 |
區劃代碼:500108 | 代碼前6位:500108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渝A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0000 |
轄區面積:約2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9.8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73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長生橋鎮廣福大道1號 | |
下轄地區:8個街道、7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銅元局街道 | 9.5萬人 | 3.7km2 | 銅元局街道位于重慶市南岸區西南部,長江南岸,距區政府2千米。轄大田壩、桐梓村、廣東山、芭蕉灣、長江新村、風臨洲、上海城7個社區。
[代碼]50…[詳細] |
花園路街道 | 11.98萬人 | 7.07km2 | 花園路街道位于南岸區西部,長江南岸。轄南湖、騎龍、海峽路、大石、金堰、方家灣、金紫村、科電、明佳園、古樓灣、花園路11個社區。重慶長江大橋與渝中區相…[詳細] |
南坪街道 | 11.28萬人 | 4.25km2 | 南坪街道位于重慶市南岸區西部,長江南岸,區政府駐境內。轄黃桷渡、陽光、南坪東路、響水路、正街、后 堡、瑪瑙溪、珊瑚村、南坪西路、南坪南路、金紫街1…[詳細] |
海棠溪街道 | 12.64萬人 | 11.6km2 | 海棠溪街道位于重慶市南岸區中西部,長江南岸,距區政府1.5千米。轄海新街、敦厚街、海棠曉月、羅家 壩、四海、四公里、學府路7個社區。川黔公路、南坪…[詳細] |
龍門浩街道 | 1.74萬人 | 1.47km2 | 龍門浩街道位于重慶市南岸區中西部,長江南岸,距區政府4千米。轄上新街、下新街、上浩、一天門、下浩5個社區。有長江客運索道與渝中區相連。巴渝十二景中的…[詳細] |
彈子石街道 | 3.94萬人 | 4.4km2 | 彈石在長江南岸,與朝天門隔江而望,上接野貓溪,下連王家沱,因水碼頭遂形 成彈子石河街、彈子石正街、彈子石新街。關于彈子石的來歷,民間傳聞,大禹治…[詳細] |
南山街道 | 7.92萬人 | 33km2 | 重慶市南岸區南山街道
位于重慶市南岸區中部。轄正街、崇文路、南山路、真武山、文峰新街、南山6個社區,聯合、新力、龍井、泉山、金竹、雙龍、石牛、放…[詳細] |
天文街道 | 10.92萬人 | 7km2 | 天文街道位于重慶市南岸區區境中南部,東以通江大道為界,南以玉馬路為界,西靠銅鑼山脈,并與南山街道接壤,北以東西大道為界,行政區域面積7平方千米,南岸區…[詳細] |
南坪鎮 | 16.86萬人 | 16.7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53年建南坪鄉,1958年為涂山公社南坪管理區,1961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于區境西部,距區府1公里。面積16.7平方公…[詳細] |
涂山鎮 | 12.69萬人 | 7.1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53年建新興鄉,1958年置涂山公社,1961年建涂山鄉,1992年建鎮。位于區境中部,長江南岸,距區府5公里。面積7.1平方公…[詳細] |
雞冠石鎮 | 1.27萬人 | 15.4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53年建鄉,1958年改為涂山公社雞冠石管理區,1961年復置雞冠石鄉,1992年建鎮。位于區境北部,長江南岸,距區府6公里。面…[詳細] |
峽口鎮 | 1.46萬人 | 31.6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53年建大興鄉,1958年為涂山公社大興管理區,1961年復鄉,1992年撤鄉建峽口鎮。位于區境東北部,長江南岸,距區府8公里。…[詳細] |
長生橋鎮 | 14.85萬人 | 65.6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30年建長生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1984年建鎮。位于區境東北部,距區府11公里。面積65.6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迎龍鎮 | 1.79萬人 | 45.72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30年建迎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位于區境東北部,距區府南坪14公里。面積45.72平方公里,…[詳細] |
廣陽鎮 | 9349人 | 37.1km2 | 重慶市南岸區轄鎮。1930年建廣陽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6年建鎮。位于區境東北部,長江南岸,距區府35公里。面積37.1平方公…[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長江南岸得名。
基本介紹:
南岸區位于重慶市主城區,位于重慶長江南岸,依山傍水,仰擁“山城花冠”南山,俯臨長江、嘉陵兩江,山水園林特色顯著,風景秀麗優美宜人。地處東經106°3′14″~106°47′2″,北緯29°27′2″~29°37′2″之間,轄區西部、北部瀕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全區幅員面積265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面積4640公頃,森林面積7000余公頃,森林覆蓋率28.2%。
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信息
一、全區常住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為759570人。
二、性別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385107人
榮譽排行:
2025年4月,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4年1月,南岸區被北京為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南岸區入選。
2022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南岸區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2年7月,南岸區龍門浩老街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2022年4月,南岸區被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4月,教育部確定南岸區為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南岸區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10月,南岸區被確認為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
歷史沿革:
古屬巴國地域。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秦惠王舉兵滅了巴蜀,將原巴國改建為巴郡,并筑江州城為郡治。
當時本區屬于巴郡江州縣轄地。
南北朝時期改江州為墊江縣,北周武成三年(516),又改為巴縣。
1929年2月15日,重慶建市,市政府在玄壇廟設南岸市政管理處。
1935年2月,增設重慶市第十五區。
1944年7月,從第十一區劃出部分轄區增設重慶市第十八區。
1950年開始民主建政。
6月,第十一、十二、十五、十八
區劃:重慶市·南岸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