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廣普鎮 | 隸屬:璧山區 |
區劃代碼:500121108 | 代碼前6位:500121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2760 |
轄區面積:約47.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普興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以廣普鎮明代為普興場而得名,寓意鄉民普遍興旺。…[詳細] |
護普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曾有一座護普寺而得名護普村。1986年曾名護普大隊,1986年改名護普村,2004年將護普、吉地、石柱三個村合并為護普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馬鞍村 | ~201 | 村莊 | 以境內有馬鞍山而得名馬鞍村。20世紀80年代前為馬鞍大隊,后名馬鞍村。2004年將楊柳村和馬鞍村合并,合并后稱馬鞍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璧山撤縣設區…[詳細] |
白鶴村 | ~202 | 村莊 | 因境內山林中時常有白鶴棲息而得名白鶴村。…[詳細] |
金龍村 | ~203 | 村莊 | 因金堡塆境內雙龍橋而得名金龍村。因金堡塆雙龍橋而得名,曾名金龍大隊。2004年更名金龍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璧山撤縣設區,隸屬之,沿用至今。…[詳細] |
大石塔村 | ~204 | 村莊 | 因境內曾有一大石塔而得名。以境內大石塔取名大石塔大隊,后改名大石塔村,2014年6月更名為大石塔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周家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周家橋得名周家村。曾名周家大隊周家村,2014年6月,璧山撤縣設區后隸屬之。…[詳細] |
白楊村 | ~206 | 村莊 | 以境內柏楊樹眾多而得名柏楊村。解放后設柏楊大隊,20世紀80年代更名柏楊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坪中村 | ~207 | 村莊 | 因地處登云坪的正中心位置,故得名坪中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廣普鎮因各取廣興場與普興場第一字而得名。
基本介紹:
位于璧南地區的廣普鎮,設場鎮已逾150年。黃顛橋漢代石棺出土,證明我們祖先在東漢時期已在本鎮生息發展。謝唯進在西班牙抗擊法西斯的英雄事跡,更使該鎮名揚海內外。
廣普的場鎮普興社區,位于丁家鎮至江津市的公路線上。全鎮幅員面積47.15平方公里,總人口2.76萬人。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互通式立交橋僅12公里,距重慶市區40余公里。
全鎮除擁有中小學、幼兒園、衛生院、公安派出所等單位外,近年又新建了電信所、變電站、自來水廠、汽車站、汽車加油站和農貿、工業品及禽蛋市場等,基礎設施完善,閉路電視已并入璧山光纖網。在主要公路路面已經砼化的同時,公路已經實現""村村社社通""的目標。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廣普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廣普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明代,廣普鎮境域為璧山區的普安里,建有普興場。
民國十九年(1930年),普興場改普興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普興鎮改為普興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普興聯保與廣興場合并為廣普鄉。
1952年12月,廣普鄉析設廣興鄉。
1956年5月,廣興鄉并入廣普鄉。
1958年,廣普鄉改為廣普公社。
1961年5月,廣普公社析設廣興公杜。
1978年2月,廣興公社并入廣普公社。
1980年3月,析設廣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