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泥溪鎮 | 隸屬:云陽縣 |
區劃代碼:500235139 | 代碼前6位:500235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4500 |
轄區面積:約10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052人 |
人口密度:約7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泥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以境內特有禽類紅脯鳥(土家族語稱泥溪鳥)而得名泥溪社區![詳細] |
桐林社區 | ~002 | 村莊 | 因當地盛產油桐,故名桐林社區。解放前屬太平鄉,1951年由太平公社分出。1981年6月,更名為桐林公社。2007年由新民村、理學村和中嶺村合并為桐林社…[詳細] |
魚鱗村 | ~201 | 村莊 | 因此處山巒重疊似魚鱗,故而得名魚鱗村。解放前屬太平鄉第八保,1951年以山巒重疊似魚鱗而得名,成立魚鱗村。1958年改為魚鱗區隊,1961年改為魚鱗大…[詳細] |
協合村 | ~202 | 村莊 | 為了發揚老一輩的協和精神,后諧音改為“協合”而得名![詳細] |
石蛋村 | ~203 | 村莊 | 以境內石蛋溝得名,故名石蛋村。1961年,成立石蛋大隊。1983年,撤銷石蛋大隊設立石蛋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由原花石村、石蛋村合并為現石蛋村,其…[詳細] |
長柏村 | ~204 | 村莊 | 以境內長田、柏樹塘取首字得名,故名長柏村![詳細] |
聯坪村 | ~205 | 村莊 | 因境內聯合壩、毛坪壩各取一個字得名,故名聯坪村。…[詳細] |
樅林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一大樅樹林,故而得名樅林村。1961年,成立樅林大隊。1983年,撤銷樅林大隊設立樅林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由原民樂村、原樅林村合并為現樅林…[詳細] |
勝利村 | ~207 | 村莊 | 以合作化試點勝利成功之意而得名勝利村。解放前屬太平鄉第十一保,1951年因一屋靠近一鹽井而得名,成立天井村。1958年以合作化試點勝利成功得名,成立勝…[詳細] |
石缸村 | ~208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石,形似石缸,故而得名石缸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泥溪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泥溪口而得名。
基本介紹:
泥溪鄉位于云陽縣長江南岸的歧耀山麓,泥溪河畔,因0駐地泥溪口而得名,是兩鄉(原泥溪鄉和桐林鄉)合一的較大鄉。鄉0駐地距新縣城約43公里,據萬州區城區約50公里。東挽蔈草鄉、云峰鄉,南鄰萬州區梨樹鄉、團結鄉,西接外郎鄉,北連龍角鎮。全鄉轄8個行政村、2個社區、108個村民小組,4337戶,17322人,幅員面積10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萬畝,森林面積達10萬畝,森林覆蓋率65%,居全縣之首。全鄉黨支部共17個,黨員總數488名,外出流動黨員125名。(其中有紅巖(武漢)流動黨支部1個14名黨員、黑木耳產業黨支部1個40名黨員)。
鄉域地勢呈現兩河三大片,溝壑縱橫,屬中山深丘地貌。
資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屬居仁鄉仁受里泥溪堡。
清中葉,屬南岸泥溪甲;清末,泥溪甲升置五龍鄉。
民國十九年(1930年)8月,從五龍鄉析設太極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以前,為太平鄉。
1958年8月,改設太平公社。
1961年5月,從太平公社析置新民公社。
1981年7月,太平公社更名泥溪公社,新民更名桐林公社。
1984年7月,泥溪公社改為泥溪鄉;桐林公社改為桐林鄉。
1992年6月,桐林鄉并入泥溪鄉。
2011年12